西西河

主题:养老金浅谈, 兼论新农保之不可维持性 -- 百年

共:💬18 🌺10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之二, 续前,兼介绍养老金的制度种类

前面介绍了DC和DB

顺带来介绍下现在为什么DB越来越少,DC越来越多

其实原因很简单,DB就是在合同里面约定好退休后可以领多少钱. 比如退休后领1000,而如果个人缴费总额+投资收益小于这个数乘以生存期限的话,养老保险的运营机构要自掏腰包补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以很轻松的达到很高的收益率,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养老保险机构大多数会给出很乐观的预期收益率,而养老保险机构运营了几十年发现实际发生的投资收益率根本达不到预期收益率,换句话说,DB越做越赔,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此外养老保险天生是以谨慎保守投资为主的,而金融规律是风险越高收益越高,长期来看(例如10年一个阶段)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换句话说他根本不可能指望提高收益率来赚钱.

所以现在养老金运维机构倾向于客户交多少领多少的模式,他不赚投资差价,只赚手续费.虽然费率不会很高,但是属于旱涝保收稳赚不赔型.

接下来介绍按制度分类的养老金种类.

其实也就是2种,第一种叫强制储蓄型,第二种叫世代抚养型.如果再想分出第三种的话,就是强制储蓄和世代抚养的混合型.此外再也没有其他了.

首先介绍强制储蓄型.强制储蓄大家可以说是最最常见的养老保险了,其原理就是你每个月划出一点钱放到养老账户里去,然后到退休后动用养老账户的钱来养老.也就是说对于月光族而言,既然你存不下钱,那就强迫你存钱.这就是这种储蓄的名称的由来.

特点就是一人一个账户,你交钱到你的账户,用也是到你的账户,退休后账户金额除以平均生存期限,一般是10年,然后按月返还给你.如果不到平均生存期限就过世的话,账户的钱由继承人继承.

你绝对领不到别人交的钱,说白了就是每月存定期.

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养老保险基本无意义.因为中国人最喜欢存钱.不需要国家强迫他自己会存钱.所以这种养老其实没什么必要.

企业年金,市面上售卖的商业养老保险,包括大家津津乐道的老农保,都是这种保险.

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把预期收益率做高,然后告诉你你现在投一个很低的数字未来可以领到一个很可观的金额.

来看这个老农保案例,随便找的,但是几乎所有案例都是一模一样

江苏溧阳夫妇投保13年领不到养老金

这位老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1992年投入2万人民币,被告知退休后(14年后)可以领到450元和750元.

粗浅一算,哇,投2万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合计1200人民币.以保守估算生存期120个月计算,合计一共可以领到14.4万人民币.收益率700%.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结果呢

退保后,周建芳夫妇只能拿到2万元本金和4000元利息。

天上没有馅饼,也没有easy money,结果就是正常的4000元利息.

为毛会被告知可以领到1200呢,现在仔细一看,哇靠,老农保就是拿这20000去存定期啊.存了14年然后把本金利息拿出来还给你.

我勒个去,存定期需要加入保险么?

但是这就是强制储蓄.不这样他就不是强制储蓄了.

但为毛可以算到每月领到1200呢?原因很简单,1990年5年期利率是11%,当时还有通膨补贴,算上补贴名义利率可以到20%.也就是说存银行就有20%的收益,然后他就每年按复利20%去算收益,14年本金变成25万多.不要说还14万,还20万都绰绰有余.

看到诱人的返还条件的时候,千万看清楚合同.到底是黑纸白字写好返还金额还是只是语焉不详的告诉你收益将会在XX年后返还给你.

现在很多购买基金的纠纷,就是售卖基金的人故意不讲清楚,把浮动说成保本,把保本说成固定收益.他永远都会言之灼灼的告诉你,投XX万每年收益XXXX元.但是他不会告诉你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估算收益,做不得数的.到不了这个收益他也不会自掏腰包给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