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永乐城之战的质疑 -- 淡泊

共:💬1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永乐城之战的质疑

《如果这是宋史》一直没有看到第6册,最近看到了,里面有一场战役比较耐人寻味。

吸引我的是永乐川之战。从网上可以找到的文字描述如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694.htm

当然,我们都承认,在这场战役中,宋军主将犯了很多错误,但是,这些错误中,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运气不好?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就用高山流云描述的当信史来分析吧。

第一:永乐筑城是不是个馊主意。

根据种锷的说法,是个馊透了的主意,而且不止一人提出,沈括在这次事件中是昧良心的。但是,如果看看这个主意馊的原因,俺觉得,这个主意没有它看起来这么馊。

种锷的理由是:此处没有水源。

看看徐僖的理由,似乎种锷说得有理,永乐城是三面背山,一面临河的所在,徐僖想在这里修城,当然是看中了这里易守难攻。但是在无水的山谷中修城固守,自然容易让人联想起马谡。

但是且慢,同意徐僖修城主意的人里面有他的上司——沈括。在这个整个北宋第一的科学家(也许苏颂能和他争一下这个名头,除了苏颂外,应该每人能和他在这方面掰腕子)面前,这个困难是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个困难必须解决,因为种锷已经把这个困难宣传的连史官都知道了。

实际上高山流云自己也给出了宋军的解决办法——水寨中的井(这个说法在网上搜了几个网页都没有提到,可见写书还是比写网文要有内容的多)。在这样的地形中打深井解决问题,虽然书里面没有提,我仍然能隐约看到沈括的身影。

当然,最后宋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断水导致的战斗力下降,但是,沈括应该没有责任,同样,筑城的决策也不应因为“缺水”这个理由被指责,因为徐僖和沈括解决了“缺水”这个问题。——高山流云的描述往往会忽略重点,突出次要问题,所以我不知道最后水寨被攻破是因为水寨无法防御还是因为水寨的制度问题——高山流云给出的理由是厢军们为了偷粮食在水寨上开的洞被西夏人发现了,所以水寨第一天就陷落了。

如果水寨根本无法防御,那么徐僖和沈括应该被责备,如果因为厢军在城墙上打洞(有可能真是这个原因,毕竟,军营里粮食应该放在相对安全,难以被攻破的地方),那也许是徐僖的问题,也许是更低级军官的问题。

总结一下:筑城不是馊主意,这个城本来应该能被守住而成为西夏军的绞肉机。也许是因为某些低级军官的错误,也许是徐僖治军不严的原因外加一点坏运气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毕竟,徐僖不需要坚守很长时间,毕竟,这不是裴济守灵州,在宋神宗的时代,宋军有强大的机动野战兵团,西夏军无法长期围城。

实际上徐僖并不是在敌人深远纵深筑城战略的发明者,记得在对西夏作战历史上,最后取胜的是浅攻堡寨战术,但是,俺记得这个战术的发明人范仲淹同学就曾经在深远纵深筑清涧城(好像是这个名字,好像军中一范也遇到过缺水的问题,好像范老子也是用打深井的办法解决的)

第二:徐僖是白痴吗

徐僖有几处看起来很白痴的表现

1 用“王师不顾不成列”的理由拒绝半渡击。

这个场景和马谡相同,不过就像我们知道的,这个理由也就用来骗骗那些不识字的赤佬或者象王平这样的将领。徐僖和马谡一样,对这样一个贬义的典故应该不会不知道。

萨苏曾经解释过马谡的真实意图,这里不再赘述。而徐僖有什么理由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

高山流云对冷兵器战争了解显然很有限,所以会得出西夏出兵30万,徐僖有3万,这时候作战是3万对30万,以1敌10的怪论。

实际上30万大军不可能一窝蜂的窜到永乐城下,在那个山高水险的地形中,要是西夏军真的动用了30万大军(从李宪的熙河兵团可以几百里的来援看,西夏军人数不会少),前军交战后,后军恐怕要用1天甚至1天以上时间才能赶到战地。

永乐川不是黄河,双方有很大的可能可以隔河对射,从后来战斗的发展来看,西夏军先渡河的战斗部队是平夏铁鹞子。这种重骑兵50步外甚至不怕弩箭,但是在水上,如果渡船被击沉,那就肯定是——师傅姓陈,沉到底了。而且,如果一条普通的渡船可以载10名步兵,那么它最多也就装1名铁鹞子,而1名铁鹞子是无法作战的,他需要辅助他上马的辅助兵,披着马甲的战马。所以,西夏军在开始接战的时候应该已经有了一到若干条浮桥——或者永乐川在这个季节有可以徒涉的浅滩(鉴于西夏军先接战的是铁鹞子,后者可能性更大)。

这样,我们也就清楚了,半渡击最多也就是把西夏军挡在河对岸。可是,要是真能把西夏军挡在河对岸,宋军筑城干吗,沿河扎几个寨子不就行了。

那么,用半渡击来挫伤一下西夏军的锐气如何?这个当然是个更容易达成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对守城的帮助是有限的。西夏军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吃个小败仗,后面的大部队赶到后肯定仍然是继续围城。

如果根据徐僖做的事情猜测一下徐僖想干什么。那么先看看他做了什么:纵放西夏军的先头部队过河列阵,命令骑兵出击,要求骑兵至少冲击3次,如果骑兵获得战果步兵就跟进,在失败后拒绝开城门导致骑兵扔掉战马从山上爬回城中。

那么,这些动作意味着什么,当然,前提是我们不再把徐僖当白痴。

1:纵放西夏军的先头部队过河列阵

徐僖不会期待一场大败,那么他的决心就一定是击破西夏军的先头部队

2:命令骑兵出击,要求骑兵至少冲击3次

首先这里要说,高山流云在这里的数字罗列一定是错误的,他说几千骑兵冲击的是5万铁鹞子。

铁鹞子是很费钱的兵种,西夏全盛的时候全国有没有接近1万铁鹞子,俺深表怀疑。作为先头部队,为了巩固桥头堡,保卫渡口,俺要是西夏的指挥官,会派出千把人的部队,铁鹞子在这里起到的是压路机的作用,如果宋军敢于出城作战,就用铁鹞子击破他们。

但是铁鹞子并没有在战场上起到这个作用,它只是起到了固定碉堡的作用,原因不难猜测,徐僖没有用步兵,用的是骑兵。铁鹞子追不上宋军,这样才能让这些骑兵能多次冲击桥头堡。

猜测一下,在这个狭窄的战场上,如果铁鹞子提起速度,宋军移动中的步兵方阵是很难不被击破的,所以,宋军骑兵需要反复冲击西夏的重骑兵,使其难以形成对宋军步兵方阵的箭头。

但是,徐僖的希望显然没有达成,虽然高山流云描述了步兵的战斗和战败,但是从后来只有骑兵抛弃战马爬山进城来看,宋军的步兵始终没有找到战机,要是真的宋军上万步兵(击破西夏先头部队需要的最少数量)被击溃,徐僖还关门不放,那这上万人能回来多少。要是都能爬山回来,西夏为什么不能跟着爬山进城。

所以,虽然史书上记载了冲击了3次的骑兵败退后"蹂后阵",俺多少有点不太能相信这个描述,俺猜测当时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在城外的作战中,西夏军的铁鹞子应用的当,宋军始终没有战机,当西夏军大举渡河,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后,宋军撤回了城里。因为西夏军衔尾追击,所以最后一批撤退的部队(当然仍然是掩护大军撤退的骑兵)撤到城门时候,宋军没有敢开城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