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共:💬842 🌺10273 🌵5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历史证明恰恰不是这么会事

上亿对上百万,不一定就必胜。这事在女真人身上就发生了2次。所以讲汉人首先要客观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那。

当年贾谊和晁错就讲过,匈奴的人口不及汉朝一个郡,但汉匈双方是各有优劣,汉朝想取胜,需要做到很多条,而且要非常谨慎,否则照样会败。

晁错 言兵事疏

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13)。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14);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15);险道倾仄(16),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17);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18),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19);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20),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十击一之术也。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之间耳

晁错的时代汉朝实力已经相当恢复,但晁错就知道,哪怕几十万打匈奴几万,也不是就万无一失。(以强为弱,在俯之间耳,就是强弱转换,俯仰之间就可能出现)。

有汉人打汉人不假,但在最初,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是明朝几十年的精锐,女真部队里也没汉人。但刘廷,杜松这些久经战阵的老将的部队,往往在女真八旗兵突击下不到一天就彻底完蛋,单独归咎到军事指挥上可说不过去。

扯到抗战,那就得讲讲太祖讲过的《论持久战》,怎么对抗日本,太祖在里边给出了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中国不可能快速击败日本,但日本也不可能快速彻底占领中国,用持久战才是战胜日本的方法。

实际上,如果回看1644,也是一样。八旗的那几万经过多年刻苦训练练成的精锐骑射主力,在当时是无人可以在野战中彻底歼灭的。明也好,大顺也好,如果想击败满清,也需要有持久战的认识,首先要对自己军队不具备在野战大兵团作战中击败满清主力有认识。这点,主席在抗战就认识的很清楚。而明清易代的时候的读书人,恰恰认识不到这点,今天这里讨论的西西河的大部分人,也认识不到这点。

军事有军事的规律,你不尊重这个规律,那结果就是失败。哪怕你拥有1百倍对手的人口,但你没有能和对手一样训练有素的机动骑射主力部队,你就没法消灭对方主力,而对方主力可以今天吃掉你几万,明天吃掉你几万,把你打的越打越弱,直到最后总崩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