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道至简:再说中国是美帝经济殖民地 -- hwd99

共:💬29 🌺8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欧阳君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2-08-14

评论: 对表观现象的总结:财富集中到少数富豪手上,而富豪们纷纷移民离开这个国家,同时带走了财富。

   问题根源是资改精英实现殖民化经济政策,拱手奉送财富给西方,精英们从中掠夺,导致资源枯竭,贫富分化严重,形成对立的二元社会。

---------------------------

稍微观察大自然就知道,凡是流水冲涮之地,不仅不会有鱼,甚至连水草都不会有,只有沉淀才会带来积蕴与生机——用经济学的话语讲,只有稳定而长远的博弈,才会带来美好,“打一枪 换一个地方”,流动性泛滥只会带来抢劫,也只是抢劫。这正是超过半数以上富豪纷纷移民与超过半数以上公职人员认同家人加入外藉的最大危险!

  ——题记

  2012年8月上旬,最新发布的《2012胡润财富报告》称,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人数第一次突破102万人,其中亿万富豪人数已达 63500人。但另一个数据更令人注目,那就是16%的 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中,还有44%的富豪考虑移民,加起来的人数占富豪总数的60%。

  就近几年舆论不断的“裸官”问题,2012年2月发布的2012年中国法治蓝皮书显示,公职人员的认同度颇高,达到38.9%,高过一般公众的 34.2%。报告并显示,级别越高的公职人员对“裸官” 越宽容,在接受调查的省部级、司局级和县处级公职人员中,超过50%认可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在“不得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选项上,省部级高官认可的比例最 低。

  这似乎得到了无意中的巨大佐证,4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推动反腐倡廉形势继续好转》的重要文章,专门谈到“腐败案件涉外化”的新情况:“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 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

  这是否代表某种末世心态呢?或许有点耸人听闻,但可能也不太冤枉。被誉为“江西第一贪”原江西副省长胡长清,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因贪污腐败被处以死刑的省部级高官第一人,他之所以 丧心病狂地贪污腐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末日心态,据称曾明确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正因为如此,胡副省长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全办了假身份证和因私出国护 照,目的非常明确:“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4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推动反腐倡廉形势继续好转》的重要文章,专门谈到“腐败案件涉外化”的新情况:“有的违纪违法 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

  当然不是说认可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就一个个都是胡长清,但这背后的确暴露一个大问题,甚至可说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危机,那就是缺乏家园感,可称之为“流 动性泛滥”。纯粹从财经上讲,流动性泛滥反映一个经济系统缺乏价值投资,投机盛行。更深一层,从社会学上讲,流动性泛滥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混乱、非理性、未定型的反映。所谓流动 性,指的是一个社会系统偏离稳定而长期的博弈的程度。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王朝更替,易姓改号,江山代有帝王出,但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华文明不存在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二:一者作为最高意识形态的“道统”持续而稳 定;一者农业文明下人际活动范围相对有限和稳定。当然也还有中华社会长期一统的原因在内。

  但鸦片战争后,特别甲午战败后,中国人的家园开始动荡,不但作为物质家园陷入动荡,而且精神家园也陷入动荡,流动性严重泛滥。新中国成立后,物质家园重归一统,精神家园也重归一 统,流动性泛滥的问题暂时纾解,但实际上双双都未达致均衡。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一段时间的蜜月过后,流动性泛滥再掀波浪,没有家园、找不到家园、不以为是家园的感觉弥漫神州大地。底层的农人不再以农村为家,向城市蜂涌,但城市又难是他们 的家。一部分人的确先富了,但也缺乏家园感,争相向欧美移民。2011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约60%的“高净值人士” (指管理资产额超过100万美元的 个人)不是在考虑投资移民,就是已快完成移民手续。亿万富翁中,约27%已完成投资移民。调查结果还显示,那些拥有人民币1亿元可投资资产的人群中,27%已完成移民,47%正考虑离开中国 。有数据进一步显示,移民申请者多是35-45岁的中青年,穿着“朴素”,行事低调。

  问题的严重性不经意地泄露了,在60周年大庆之际,献礼电影《建国大业》隆重反映,但有好事者发现,一部热闹的《建国大业》,竟然是由“外国人”主演。后有人模仿着感慨:一群外国 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一种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群怎样的人?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 道德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今是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应该反对移民,移民海外也并不就代表不爱国。恰恰相反,移民海外有可能更爱国。就像当年美国女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据称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也答 应,但经最终权衡,组织要求史沫特莱待在党外,目的是更有利于革命工作。

  但无论如何,先富起来的人争相移民海外,抛开小平同志为启动改革开放所允诺的“共同富裕”不论,也很难令人高兴。事实上,全球化不仅形成产业链的分工 ——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高端 ,低消耗量,高附加值——甚至有可能形成生活区与工作区的分片,某些国家成为生活区,是人人争相拥有的家园;一些国家沦为单纯的工作区,流动性竞相冲涮。按一些学者的看法,今天 的印度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包括自己的国民在内,都把印度当作一个赚钱之地,而非真正的家园。

  稍微观察大自然就知道,凡是流水冲涮之地,不仅不会有鱼,甚至连水草都不会有,只有沉淀才会带来积蕴与生机——用经济学的话语讲,只有稳定而长远的博弈,才会带来美好,“打一枪 换一个地方”,流动性泛滥只会带来抢劫,也只是抢劫。

  没有稳定的博弈,没有长远的预期,美德会寸草不生,一切美好都有赖于稳定而长远的博弈。正因为如此,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移民国外,包括“不能改变国家,那就改变国籍吧”的愤慨之 词,对国家的建设及成长都极其不利。国家毫无疑问需要改变,但总体上,一个个都去改变国籍,将更不利于改善国家。

  在这一点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先生令人赞赏,堪称先富起来的榜样,也堪称国民精英的榜样。在一篇题为《我相信》的文章中,郭先生谈到:“我们四个人(创业团队),我们没有一 个移民海外、拿海外护照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说起来)这个相信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企业家真正相信呢?不 见得吧?”

  这正是超过半数以上富豪纷纷移民与超过半数以上公职人员认同家人加入外藉的最大危险!网上开始流传一个段子:在谍战片中,地下党身份的男主角大多有一合法妻子在解放区,同时再和 另一个女人在敌占区假扮夫妻。如今裸官们模仿男主角,将合法妻子送到澳洲和北美,自己跟另一个女人在国内。但区别还是明显的:裸官们把美国当成了解放区,把中国当作了敌占区!咋 办?

  不怕贪污,不怕腐败,不怕其他种种,甚至不怕抢劫,怕的是不把脚下这一片土地当作自己的家园——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家园感,耳边虽然没有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但一句歌词跳入脑 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