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读郎教授 -- 跳楼跳三年

共:💬1100 🌺6534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闲书果然不浪费;难怪毛泽东给儿子开的书单上

有大量通俗小说,演义。

外链出处

毛泽东给儿子开的书单

2005年11月08日08:26

  中国自古代以来的经书典籍很多,想要人们一本本地读过去,恐怕就是搭上大半条性命都不算完事,古人所谓的皓首穷经,也就是这个道理了,那么这时要是有一张由读书多的人开出来的书单在手,那可就不一样了。这里就有一份毛泽东为他的儿子们开的一张书单,今日读来,颇有令人可玩味处。

  电视剧《延安颂》说到毛泽东给儿子写信寄书的事。确实,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上面写道:“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细看这份书单,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教程》,大概都是当时的中国教科书,可用来补充岸英他们只读苏联教科书的不足。《大众哲学》是书单中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毛泽东对艾思奇的这本著作曾反复读过,并和作者当面讨论过,认为写得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在这份书单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毛泽东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读这些书。这里的《三国志》恐怕不是陈寿写的记传体史著,而是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1950年中华书局还曾以《三国志》为名出版。《精忠岳传》即清人钱彩编著的《说岳全传》。“洪秀全”即清末黄小配写的《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写有序。《清史演义》,当时流行有三种:陆士锷《清史演义》、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毛泽东寄出的,很可能是蔡东藩的。1936年毛泽东致电在西安的李克农:“请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就是指蔡东藩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子不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袁枚写的笔记小说,正编二十四卷,续编十卷,都是怪异的民间故事,包括神狐鬼怪、三教九流,长则数千字,短则几十字,如《四耳猫》一则仅两句:“四川简州,猫皆四耳。有从简州来者,亲为余言。”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典》是清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英语方言写的讽刺滑稽小说,通篇描绘了阴曹地府里的形形色色的鬼。刘半农于1926年获得四十七年前的印本后,标点刊印,一年之内居然印发了两版。鲁迅对《何典》也非常感兴趣,曾感叹“访而不得”,故刘半农请他写序时,竟在1926年5月25日一天内写了《题记》和《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篇文章,并向日本友人增田涉推荐,被收入日本编印的《世界幽默全集》。

  毛泽东向儿子推荐《子不语》、《何典》这两种带有“野狐禅”味道的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岸英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嘛。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居然寄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小五义》、《续小五义》讲的是“七侠五义”后代的故事。《峨嵋剑侠传》类似著名武侠作家还珠楼主写的《蜀山剑侠传》。《侠义江湖》不知是否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或《侠义英雄传》?现在风行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新派武侠,均源于这些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历来遭到正统派人士的贬斥,却在民间广泛流布,迟至近年才引起学界的重视。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设辟过“武侠小说漫谈”专栏,学者陈平原著有《千年文人侠客梦》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过“新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坛。确实,青少年读一些武侠小说,有利于开发思维能力。试看那些剑侠,上天入地,修身寻道,仗义除恶,既是江湖社会的折射,又突破了时空界限和人力界限,跟西方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超人”、“魔幻”形象异曲同工,极具幻想力。而思维幻想力是思维创造力的基础。剑侠使出种种剑光斗武,或紫金色,或青白色,岂不就是激光武器?那些邪恶的剑侠,往往采集毒物用作武器,岂非就是细菌化学武器?

  武侠小说和《岳传》、《三国》、《水浒》、《洪秀全》、《薛刚反唐》等历史小说,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前者多用浪漫笔法,后者多用写实笔法。浪漫的尚武,现实的英雄,构成了这些书的文化主调。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正恰是充满浪漫气息和英雄气概的。反观时下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推出的种种必读书目,谁会选入《子不语》、《何典》、《小五义》、《峨嵋剑侠传》、《薛刚反唐》等?这是胸襟所使然!

  《兰花梦奇传》,笔者查过一些资料,未见著录,望有识者补正。■摘自《中华读书报》张铁民文

通俗小说,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只不过假语村言而已。

这是小说里看来的,上海市长俞正声的家庭背景;如果错了,请纠偏:

大明河间郡公俞廷玉,本姓玉里伯牙吾氏是元朝重臣元末受奸臣谗言罢黜地方,后来朱元璋起兵反元,俞廷玉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投奔了朱元璋,为朱元璋一手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为大明立国创下了汗马功劳。

俞廷玉三个儿子,长子封公爵次子、三子封侯爵,又有其女受封金花公主,一门两公两侯一公主。大明陆军第一统帅是徐达徐大将军水军第一统帅理所当然的就是俞家了。

百度:

朱元璋准备夺取江南地区时,苦无舟船,天堑难渡。他带领水军来投。并攻取太平等地,协助朱元璋建立了根基。后战死,追封河间郡公。

俞通海(1329——1366)明开国大将。字碧泉,元代江淮行省安丰路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安丰镇)人,河间郡公俞廷玉长子。从父归朱元璋,长于水战,从元璋破海牙诸水寨,授万户。从渡江,历克采石、常州、九江等地,屡败陈友谅,累升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吴元年,围平江,中流矢而卒,封虢国公。

俞通源,字佰川,元代江淮行省安丰路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安丰镇)人,河间郡公俞廷玉次子。二十二年春,诏还乡,赐钞五万,置第于巢。未行,二月二十七日以病薨于金陵家中,岁四十有四,赐葬江宁县聚宝山之原。妻吴氏封侯夫人,子一女三,男曰祖,病不能嗣。逾年,追论胡党,以通源死,不问,爵除。

俞通渊字朝理,又字镜湖,元代江淮行省安丰路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安丰镇)人,河间郡公廷玉之三子也。坐蓝玉案,除爵召入京,太祖念其东挡西杀、十劳九勋,谕之曰:“汝家所置宅已成,赐汝与家人还乡终老去吧。”建文元年复爵,有旨遣艾端起在闲越巂侯入京。上谕之曰:“老将也,领豹韬卫亲军御靖难兵。”白沟河之战,诸大将之兵皆溃,通渊遂殁于阵。朝廷震悼,谥襄烈,赠巂国公,赐葬应天府江宁县聚宝山之原虢公墓旁,谕神策老军刘海等守之,正妻廖氏封巂国夫人。 靖难后,家人惧祸,不敢言替袭事,爵除。

1378年,朝廷建立后,俞通海在驻守桃花坞时箭伤复发,赶回金陵,朱元璋亲自看望。在弥留之际,俞通海向朱元璋诉说心愿,,他仅有一女,望殿下予以抚养,并希望将结识的年轻盐商周大山招坠为婿,朱元璋当即答应,并下旨将俞通海之女收为义女,封为“金花公主”,周大山为当朝驸马,赐姓为“俞”。年仅38岁的俞通海,死后安葬于金陵城南聚宝山(雨花台),追封豫国公,后改封为虢国公金花公主与俞大山婚后择居巢县烔炀河西乡,今烔炀镇大、小俞、俞峁村的村民均为其后裔,人口千余人。现在该村保留金花公主与俞大山分支俞氏宗谱,俞氏祠堂,石碑和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幅巨幅画像。不幸的是俞氏祠堂毁于文革,该村村民计划修复。二弟俞通源后代安置在巢县岠嶂山下,建造俞府,即灯塔行政村俞府村,永享俞府称号。三弟俞通渊后代居四川西昌。

俞正声家族

外链出处

俞正声(1945年4月-),浙江绍兴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四中。黄敬(即江青前夫俞启威)与范瑾之子,范文澜的外甥,妻为张志凯,岳父是原国防科学技术工業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震寰少将。曾应邓小平之子邓朴方邀请出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俞启威和范瑾育有二子:长子俞强声,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1983年设立中国国家安全部时他被选调进入。

回过头来再说说俞明震的小姑的女儿。也就是曾国荃的玄孙女,她的名字叫曾宪植,她的丈夫名叫叶剑英,她与叶剑英生有一子,取名叶新平。换句话说,俞正声的父亲俞启威(黄敬)也得管叶剑英叫姑父。

俞启威后来与范瑾结婚,范瑾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日报》社社长;是著名历史学家,第九届中央委员范文澜的妹妹。

绍兴俞家历经百年而不衰,家族成员涉及海峡两岸政界、军界、学界、商界,人脉广阔,名人辈出不穷。其曾祖是晚清進士俞明震,其堂叔公為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俞大維,而俞大維之孫是也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曾外孙即蔣經國的外孙。其兄俞强声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司长,于1986年叛逃美国。其堂弟俞恬声于2010年4月16日下午3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被黑人一拳头打至危殆,20日死亡[2][3]。

其家族历史上与曾国藩家族,陈寅恪家族,傅斯年等家族联姻,在政治界实力雄厚。

负面评价

随着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落马,俞正声和刘志军之间的关系也浮出水面,手握铁路大权的刘志军以各种优惠政策,将巨资投入湖北铁路和车站建设,[4]并拆分郑州铁路局提升武汉铁路局地位[5] 从而为俞正声树立政绩,俞正声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枉法,本该处以死刑的刘志祥(刘志军的胞弟)在俞正声的运作下判处死缓,[6] [7]之后又改为有期徒刑,在监狱中甚至还能享受到五菜一汤的待遇。[8]

俞正声主政湖北期间,曾发生震惊国内的豫花面粉被湖北媒体诬陷事件,俞正声对此负有主要领导责任。2007年9月下旬湖北省6000名民办教师向胡锦涛、温家宝发表公开信,要求罢免俞正声的一切职务,这些民办教师的法律代表姚立法随后便神秘失踪多日。[9]

2011年中国大陸媒體《財經》杂志曾暗指俞正声曾涉入與李薇的不倫关系,在李薇案中因腐敗而落馬的杜世成,正是俞正聲当年一手提拔的親信,此外,還有许多官员也是通過俞正聲的介紹認識了李薇。[10][11]湖北部分报纸因转载《公关裙带》李薇案而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的处分。[12]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一位身世显赫家族背景复杂的新领导人

外链出处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一位身世显赫家族背景复杂的新领导人

这个家族说起来还是和曾国藩有关的,曾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

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也曾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俞明震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在他的帮助下到了现在的日本北九州的东北大学医学院(原来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这位学生命叫周树人。《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国留学的"恩师",当然了,这只是这个家族有关的人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俞明震长子俞大纯(又名俞大线?),即俞启威之父。俞大纯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工艺局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等职。俞大纯膝下四子两女。长子俞启孝生于北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老二俞启信生于德国,专攻化学;老三即俞启威(化名黄敬),生于北京,人称"三少爷";老四俞启忠,学农,从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当教授。老大,老二,老四兼娶了名门之后,唯有三少爷行为放荡不羁,家人也无奈。不想,一日三少爷启威与一名叫李云鹤的山东女子结婚,后来这个女子改名叫江青…………。

大姐俞珊,生于日本,演员。小妹俞瑾,一生从医。还是说说三少爷俞启威吧,他后来化名黄敬,是毛泽东夫人江青前夫,也就是现在的中中/共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的老爸,是解放后继黄克诚之后,为天津市首任文官市长和国务院第一机械部部长。1958年,俞启威因被毛泽东当众训斥,惊吓过度成精神病,于11 月去世。(哎…………一代名门之后,遇到先帝这样的一代枭雄,就是这个下场,虎犬之别啊。所以现在关天的这些贵族们就更不要嚣张了。)

顺便说一句,俞正声的老哥俞*声也很有名,不过不方便在这儿多说,有兴趣的老大可以自己google去。

再说说老大俞大纯,有个妹妹嫁给陈三立,这个陈三立就是维新派主将陈宝箴的老大,他有3个儿子,老大著名画家陈衡恪,老三的名字叫做陈寅恪。俞明震共有三兄弟,他居长。

俞明震的三弟有个儿子,美国留学,后来到了台湾发展,名字叫俞大维,想当初金门823炮战,在岛上的两个一个是胡琏,另外一个人就是"国防部长"俞大维。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胡琏是黄埔四期,当年一人独守夔门,与日军激战半月不退,50年代金门一战,更是国军之中流砥柱,俞大维何德何能,反居胡琏之上?也许这就是家族的的原因吧……穷人家的孩子要成功总是要付出更大的心血的。这也是我有时候有些比较喜欢阿扁,看不起连战的原因了。闲话不多说,俞大维的儿子叫俞杨,娶了个老婆名字叫蒋孝章,当然亲家翁就是蒋经国了。他们生了个儿子叫俞祖声(和俞正声一辈的)。这是这个家族在台湾的布局。

而俞大维之妹叫俞大彩,他的老公叫做傅斯年。当年这厮可是在老蒋面前撬二郎腿的脚色哦。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1月起,任台湾大学校长。

回过头来再说说俞明震的小姑的女儿。也就是曾国藩的曾孙女,她的名字叫曾宪植,她的丈夫名叫叶剑英。换句话说,俞正声的父亲俞启威(黄敬)也得管叶帅叫姑父。

俞正声的母亲叫范瑾,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日报》社社长,而俞正声的舅舅则是范文澜。

俞正声之妻张志凯,老爸张震寰,前解放军总参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防工科委主任。少将军衔。

1952年秋天,重工业部撤销,分别建立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汽车工业归一机部领导。一机部部长即是黄敬,一机部建立汽车工业管理局,张逢时任局长,江/ZE/民即任副局长。

1953年7月15日,位于长春的一汽举行奠基典礼,参加典礼的有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林枫、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等。会上黄敬讲话,李岚青、王恩魁等六名年轻***员,将刻有毛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基座上。可见对江core和李岚青这些老机械、老汽车来说,俞正声的父亲黄敬一直是他们敬重的老领导。

综上所述,这个家族关系要是写一本书绝不为过。

近现代中国史上,除了宋氏家族以外,君见过如此复杂深厚的关系吗?囊括了江青(毛泽东)、蒋经国(蒋介石)、曾国藩、陈宝箴、陈寅恪、邓朴方、江core、李岚青这些我们还不知深浅的交情。

这就是俞正声。

那么资产党藏着掖着不让公众知道的曾宪植老公南天王花帅的家庭背景又是神马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些权势家族联姻结盟,已经形成了对权力和财富的双重垄断;不破除他们的垄断,中国就只有回到封建社会去。

被毛泽东解救出来的草民们,就只有再回去仰人鼻息,做这些豪门财阀的奴隶。

不是在沉默里爆发,就是在沉默里死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