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读郎教授 -- 跳楼跳三年

共:💬1100 🌺653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比下

历代北方成气候的游牧民族政权,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党项、完颜女真、蒙古和建州女真。

你如果看他们的崛起历史,有共同点基本就是,在武力上具备一统大漠的势(党项除外),在经济上占据北方最好的牧场(鲜卑、契丹、蒙古是在控制呼伦贝尔草场之后骤然崛起)。但是,历史上具备这样条件的游牧部族相当多。为什么就这几家可以成一时气象,甚至为什么具备同样条件的邻近欧亚大陆桥的游牧民族就没很少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这样的大帝国。(只有一个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历史上称雄)这里,在英雄史观上可以归于那些民族的出了英雄人物。比如,我这里提到的檀石槐。但是就我的观点是,他们这些英雄人物,在具备武力条件和经济条件后,在统一其他游牧民族的道路上,充分向当时在政治制度上向中原帝国学习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在制度建设上,在立足于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学习汉族王朝的优点。这就是,所谓立文字做典章设置官制。在檀石槐有生之年,除了设立文字这个点没有来得及做之外其他条件他都已经具备。是的实际我在说,檀石槐给后来的鲜卑统一中国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制度上的基础。

自古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崛起之后多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原因很多这里不一一说了。但是究其原因,大多因人而成势,因人去而骤然败落。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理由解释,在檀石槐去世之后,鲜卑为什么迟缓了一百多年才重新在北方崛起。固然其中原因可以归结在檀石槐的英年早逝与他的继承人和连不称职以及之后随之而来的鲜卑各部混战上。但是,这样的解释实际是牵扯不到我说的那个话题的。

于是这里,我们就要从檀石槐怎么死的入手我说的话题了。檀石槐英年早逝,我们可以有2种判断。1.正常死亡2.非正常死亡。如果从正常死亡说,我们从檀石槐崛起的轨迹上可以看到檀石槐但凡有能力很难把自己的汗位交付给自己不成气候的儿子。或者说即使有心传位给和连,以檀石槐的能力,也应当在继承问题上为自己儿子的稳定交接削弱鲜卑其他部族的实力。简要的说,如果檀石槐是正常情况下死亡,那么以他能力与见识是有足够的能力与条件为继承人做各种提前准备的。绝对会预防和连在继承大汗位置之后,各部鲜卑相互征伐导致汗庭被削弱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对于一个能积极从汉人文化与制度汲取经验建设游牧政权的领袖来说,对于一个深谙草原游牧民族弱肉强食传统的游牧首领来说,这是理所当然。

而如果把问题转入非正常死亡这个视角上。死因无非猝死病死。猝死说,可以参照和连之后轲比能力压鲜卑各部崛起,后为并州刺史毕轨遣勇士暗杀来看。看和连接位的相对顺利,对比轲比能被暗杀猝死之后鲜卑大乱程度来看,檀石槐还是有能力对自己身后事做一些安排的。也就是说,檀石槐猝死说是小概率事件。而正常死亡说和猝死说都不能支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更基于檀石槐在身后事的安排上,既有能力做一些继承安排但是又已经开始无力控制其他强大的鲜卑部族势力这样的事实面前,做这样推论:檀石槐在死前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重病才会导致这样的诡异局面出现。

而这样的推论我们是可以在历史记载中找到证据的。而河友提到的汉军大败,时间是公元177年。而在有关汉人对鲜卑的记载中,对檀石槐的死亡记载时间为公元181。我们可以在相关檀石槐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檀石槐在大败三路汉军(汉军十不存二三)前,记载的是越来越频繁的劫掠。而在檀石槐大胜之后,随后的相关记录就是檀石槐死于四年之后。也就是说,檀石槐在获得对汉军决战胜利后,什么记录也没有留下就突然死了。对此,其实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少数民族崛起历史,有这样的大规模胜利之后,无论对其他游牧民族还是对中原王朝,其后续必是大规模的劫掠。但是,我们在历史记载中看到这样劫掠实际没有发生,至少是对汉朝的继续劫掠没有在有关檀石槐的余生里看到相关记载。甚至连大胜之前的那种颇为频繁的劫掠,从大胜之后直到檀石槐死前都没有更多记载。能合理解释这种现象的只能是:檀石槐突然得重病无力发动大战争,而根据之前的正常死亡说。我自己本人倾向于一种解释就是,檀石槐在大战中受伤——而且是足以威胁其在盛年阶段行动能力的重伤。而且鉴于游牧民族政权强人政权的鲜明特征,重伤说至少是可以给上面的各种推理中各种关键一个逻辑上能够自洽的解释的。

而如果你看到这里,和我一样倾向于选择檀石槐在那场与汉军决战的过程里负重伤并因此导致其在四年后死亡。并在这个过程中间接导致,檀石槐所在的汗庭势力逐步对其他鲜卑部族的控制力削弱。那么,你会当时汉军的作战,会有另外一种评价。我自己观点是:起码算战术上惨败,战略上达到了基本目的。而虽然檀石槐给鲜卑族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有利条件。但是,他们依旧只能在一百多年后的中原大乱中重新获得一统北方的机会。这期间的各种,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