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读郎教授 -- 跳楼跳三年

共:💬1100 🌺653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恩,这里给你摘一段说古的部分(补充朋友纠正的史料)

昨天和朋友小聚,恰好向朋友请教最近考古发现的新成果。其中一些进展很是令人振奋。比如,在建国之后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系统整理,不仅战国秦以外各国文字大体可考可追本溯源,并且这些研究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进展,已经逐渐形成一个体系。用朋友的原话就是,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有关研究终究成就了一个体系。尤其是朋友言及,近来考古中首现往来与秦楚之间的行政文书,当时我不仅赞道:涓涓细流,涓涓细流,水到渠成。(这里给一下朋友纠正我错误的地方:分别发现了战国楚国的行政文书(近一个月的荆州纪南镇的古井发现,第一次发现战国楚国的行政文书),和战国末年到秦朝初期的行政文书(发现于古井的里耶秦简)。就是里耶秦简里的行政文书,有故楚地的县与故秦地的县的往来办理户籍的文书,可以窥见大一统帝国的行政细节。)

随即见身边小伙子有些不明,我对他说:当年自罗塞塔石碑发现后。希腊文明的两个源头,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体系和埃及象形问题体系,在在考古发现里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纽带,一个有机的充满生命力的整体。在随后的考古发现中,那些不断出土的新事物,如涓涓细流般逐渐汇聚出一个古代地中海文明的整体系统。而我说到的水到渠成,意思就是,在春秋以来,中土各国在考古中多见冥书 冥器 冥文。而这样的记载活生生当时日常生活往来的发现,如果不断增加,在文字解析的基础上一步步摸索下去。先秦诸国,最终是如何在秦朝一统的战争中汇聚成一条中国文明的主干的。这些年,苏三这样的历史发明家几乎成了,历史通俗解读的主流。世人多崇信有加。有了这个主干后,终究是不再为外人胡乱解说,可谓其命在我矣。对此,怎不是为之快意。其实,在这样的在摸索中形成的新历史认知,一定会和我们已经知道的特定史观的下的历史认知是有所别的。这种有所别,他们的重要性这里我可以举例的是,在最近整理的汉代初期有关地方政务记录的竹简中我们发现。在汉初历史,所谓以黄老治国的时代。在地方基层,实际对于秦制尤其是日常公务处理上的制度与田赋税收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完好的继承。这倒是给了,史书所载的,汉王尽黜秦之酷律约法三章的观点一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既,汉初完好的继承了秦朝行之有效的各种法令,尤其是基层地方上的管理法令一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还在汉朝的国家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样的历史认识,i我们在历史中追述我们文明传承的根源,在立根本求实证基础上得到的历史资料与信息,远胜尽信特定阶成在历代反复删减的记载可靠的多了。

这里文字和文章主旨关系,暂时按下不说。话分两头,继续昨天的讨论中的话题。而当时在赞叹涓涓细流水到渠成那会,我和朋友在这个话题上却有一个小分歧。这个分歧,就当是这篇分析的正文的破题吧。分歧起于我说,孔子删改诗书只存三百,为后世不断效仿,是为恶例。朋友说,他对这个说法有不同意见,他更琪倾向孔子只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古代典籍做了符合自己学术解读。而孔子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后代会大规模的毁坏储存在官府档案中的典籍资料。以至于,只有孔子删改后的典籍资料能够保存下来。不过,稍作沉吟之后,朋友说:不过这种随意根据自己需要删改资料的事情,的确有影响恶劣的地方。他随后举例的事情,我概述如下。最近朋友在读《玉篇》。(我随即补充说,这个我记得是宋朝的。)他说,《玉篇》是中国第一部以楷书编写的字典。为萧梁时期顾野王所做。自宋代之后,世人所留的定本多为宋本。但是,到清末罗振玉与黎庶昌在日本寺庙发现唐代《玉篇》抄本才发现。宋本《玉篇》与唐本相比,相比之下宋本删除的内容多达唐本内容的90%。并且不知是何缘故,宋本《玉篇》删除了顾野王所有的按语。为此,朋友不禁为之扼腕不已。(朋友关注《玉篇》的主要原因是原本引用了很多现在散佚的古书,尤其是古代字书(字典)和汉律令条文的内容。顾野王是引书及其讲当代规范的,比如引《汉书》,他会明说是那句话,这个反过来根据唐本《玉篇》考订通行本《说文解字》和《汉书》注。比如引《春秋左传》,他会说是杜预自己的说法,还是杜预引用谁的说法。按照朋友的原话说:现在的通行本,就一个字典的样子了,一个释义,不知道哪里来的)

话说到这里,我倒想起了段时间借说古与友人相谏的事情来。事情大致是这样。前段时间,看儒家史记论看到这样一段公案。大致如下: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儒家学者对于国家的动荡的深切危机感促使了儒家学说求新求变的一次次尝试。比如,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五年,儒家学者啖助、赵匡等重新为《春秋》做注的时候,他们抛弃对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的依赖直接解说《春秋》。言《春秋》本意为“救周之弊,革礼之薄”。这样的新学说,后来为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说吸收。在啖、赵学说信徒陆质与王叔文集团的互动中,新《春秋》学不仅仅是对《春秋》提出了新的观点,而且开创了租界儒经德行方法,既开直接注解儒家经典的先河,是所谓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柳宗元、刘禹锡和韩愈都在这一儒学新动向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正确日趋衰败。直到唐朝灭亡,儒学的改革运动终究还是没有能继续下去。在动荡不安的五代过后,宋代儒者们继续从唐代开启的儒学改革运动,到北宋末期儒学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蕴含着最终导致北宋国乱并延续到南宋纷乱不已的党争。这个党争,就是围绕王安石改革的新党旧党的政治路线斗争。王安石一生,对儒学颇为丰富,并通过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为官学的路径确立了当时新学的地位。虽然,王安石的新学有着以官学“一道德,易民俗”来达到,以新学取仕推行变法改革的鲜明目的。也因此,王安石的儒家新说极其改革与秉持其他儒家学说为主的门派学阀起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和党争,最终一定程度上间接的导致了北宋的灭亡。甚至引起了,南宋历史上不断的政治动荡。其中斗争之激烈,可以王安石新学在两宋官学地位的沉浮可见一斑。新学盛时,王安石死后追封舒王,配享神宗庙庭,又配享孔庙和颜回孟子并列,一时之显赫在秦汉以降儒者能享此殊荣者唯王安石一人。至北宋末年,金兵于汴梁城下,二程底子杨时上书,直斥王安石及其新学为奸佞为祸的根源。宋钦宗虽然在朝臣反对中没有接受杨时的意见,但是也借此剥夺了王安石舒王的称号,将其配享孔庙的资格降低为从祀。当宋钦宗,试图再罢新学的时候,未及实行就做了金兵的俘虏。至高宗南渡应二程门人赵鼎建议逐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的资格。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当时为王安石新学领袖的宰相秦桧的激烈反弹。其余波到宋宁宗庆元党案爆发,已经发展为程朱理学阶段的理学派全面遭禁。直到理宗即位,斥王安石言称“天命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黜之。逐王安石出孔庙,从此之后儒学正式走进了程朱理学的稳居官学统治地位的时期。王安石的新学及其变法主张,至此完败。

这里,先说说我对宋人为什么会删除顾野王《字说》90%的的一点推论。这就要提及王安石以“三经新义”入官学来推行变法。其方法论,循唐人开创的直入经典阐述自己见解的方法。王安石,为实现自己立新学经义一统道德正溯的夙愿,并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王安石,在三经新义外,再做《字说》。从文字训诂这个儒学根本。他试图从字的根源上说明字义然后让读三经新义的学人理解其文义注经的思想。至于实际效果么,《宋史.王安石传》对此的记述为: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我想,顾野王《玉篇》便是逢此际会不得不瘦身以图存的。想来,非如此也无朋友为之扼腕一事了。其实话说到这里,还是远离今年西南诸事的整体。我一路写来,不过是接着前面提及的那个话头。以宋史王安石变法的这个公案,劝说思虑政改的友人于政改中,以前史为鉴。好了下面,也应是由古及今了。(这里补充,朋友对宋人为什么会删除顾野王《字说》90%的的一点推论。是顾野王《玉篇》里的野王按语悉数被删,导致《玉篇》文本内容残存一成而已。按照朋友昨天开的玩笑说法就是:明明是汉语大词典,删节成新华字典)

通宝推:all4fun,二十年后,看世界,平淡是真,不会飞的鱼儿,avalon,水剪双眸,吴非,方解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