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日尔曼之鹰 -- 蛇公子

共:💬57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怪物】“斯图卡”Ju87

大家对二战纪录片中这样的情景一定不会陌生:一架外形怪异、涂有黑十字的飞机带着凄厉的号叫高速向下俯冲,突然向上一跃,甩出一颗炸弹,直扑地面,令人胆寒。

有诗云:A crooked wing,a square-cut tail,Fat legs below and a bomb to trail,Deep-jowled before a glasshouse hump,The Stuka's an unshapely lump.――Wren

这就是被称为“斯图卡”的Ju87。

Ju87是30年代德国在扩张军备时研制的单发双座俯冲轰炸机,德国空军认为高空水平轰炸精度太差,而对命中率较高的俯冲轰炸情有独钟,乌德特将军(一战王牌)就是俯冲轰炸机的鼓吹者,他说服戈林购入两架美国柯蒂斯公司的“鹰”式俯冲轰炸机进行试验,几家飞机公司投入竞争设计,由空军技术部最后决定采用哪种方案,为掩人耳目,称之为“俯冲特技运动飞机”。

有 4 架样机参与竞争:容克斯 Ju 87V2、海因克尔 He 118、阿勒道 Ar 18、Ha 137,在预审后 Ar 18 和 Ha 137 被淘汰,而 Ju87 V2 和 He 118 获准各制造 10 架。乌德特亲自试飞各原型机,首先飞的是海因克尔He118,发现 He 118 无法进行大于 50 度的大角度俯冲,结果飞行中飞机失去控制,乌迪特被迫跳伞。当救护人员在一片玉米地里找到他时,发现他身上伤痕累累。原来他被降落伞缠住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他嘴里还不停地喃喃咒骂着“这该死的降落伞……”。但由于没有伤筋动骨,他恢复得很快。第二天He118的设计师海因克尔带着六瓶香槟去医院看望乌迪特,结果俩人半小时里就干了三分之一。不过He 118 还是被取消资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Ju87V1

1935年4月,双垂尾的原型机Ju87V1试飞,在试验小角度俯冲时发生严重震动造成坠毁,以后改为单垂尾。梯形下单翼内段下反,外段上折,呈倒鸥型,这样既缩短了起落架长度,又改善了飞行员两侧下方视界。机翼后缘为独有的叠式襟翼,尾翼下方有可放下的俯冲减速板,机背耸出多框架的纵列双座舱,固定式主起落架有流线型外罩。机身下的叉式炸弹架可在俯冲投弹时放下,使炸弹不会碰到螺旋桨。在斯图卡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空气驱动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利的尖啸声,在炸弹还没落下以前,已对地面的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加强了打击效果。Ju-87能以比He118更陡的角度俯冲,也没给乌迪特什么麻烦。于是,Ju-87在37年春季投入批量生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炸弹架前部和机身有铰链相连,后部连接炸弹,投弹时炸弹离开机身,但还和炸弹架相连,炸弹架向前下方转动,直到约和机身成 90 度才和炸弹脱开,使离开挂架的炸弹避开桨盘面

在正式生产前,容克斯公司从 1936 年底到 1937 年初生产了 10 架试生产型称为 A-0 型。A-0 型使用功率更大的尤莫 210Ca(640HP)引擎,为了省略工艺而将机翼前缘由二段式改为一体式,在后部坐席加装 7.92 毫米 MG 15 机枪 1 挺。但是当时的飞行服和减压技术无法防止在大角度俯冲时飞行员出现“黑视”现象,有坠机危险,因此装有自动操纵装置,可以在到达危险高度前自动拉起。(但是投得越低炸得越准,因此象鲁德尔这种老鸟都不愿用自动操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种量产型-A 型第 10 号机,机身编号“D-IEAD”

1937 年初春,I./St.G.162“殷麦曼”轰炸团将老式 Hs 123 轰炸机换成了 Ju 87,同年改名为 St.G.163 并加入“兀鹰军团”开赴西班牙参加该国内战。从这时起,Ju 87 将起落架罩缩小成为二段式,这种起落架罩成为大部分“斯图卡”的标准装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8 年 2 月西班牙卡拉莫查地区的兀鹰军团所属 5.J/88 指挥官赫尔曼-哈斯中尉座机,Ju 87A-1 型,

1937 年后半,Ju87A-2 出现。它使用带 2 段变速的尤莫 210Da 引擎,飞行员和机枪手拥有“EiV”联络装置。A-2 还将方向舵的边角改得更圆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随着强力的 尤莫211A1(1,000HP)引擎研制成功,容克斯从 1937 年后半年开始重新设计斯图卡的机身部分,并以 V7 型为基础制造了 10 架称为 B-0 型的样机。它使用容克斯 VS5 或 VS11 型木制螺旋桨。与 A 型相比,B 系列除了机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动。由于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驾驶员和机枪手都在舱内也可以携带 500 公斤炸弹;另在每侧机翼下面新增的 2 个挂弹架更增加了 4 枚 50 公斤炸弹的携带量(但是这时机腹炸弹最重只能为 250 公斤,也就是说总载弹量最大为 500 公斤);在左翼加装的 MG 17 型机枪也加强了空中生存能力。B 系列最早的生产型―B-1 型于 1938 年 10 月开始下线,它使用功率更加强劲的燃料直喷式 尤莫211Da(1,200HP)引擎,一共生产出 952 架之多。

在德军每个坦克师都配备有空军的联络员,一旦遇到敌军的抵抗,立即呼唤空中支援,大批斯图卡随之而到,以准确的轰炸迅速瓦解对方的防御,可以说斯图卡就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飞行)远程火炮。由于有斯图卡开道,德军坦克才能以令所有军事评论家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推进。斯图卡也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德军闪电战的王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0 年春在德国吉克堡的 6./St.G2 的 Ju 87B-1,座舱下画有投掷雨伞的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0 年春在科隆的 7./St.G51 的 Ju 87B-1,机身侧面画有脚踏金色流星的黑公牛

在野战工厂按部队要求还改装了一批 Ju 87B 系列称为 U 系列,其中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 U-2 型、额外追加装甲用作近距离支援的 U-3 型、装有滑橇的 U-4 型,和装备滤砂器和生存部品的 Trop 型即非洲热带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1~42 年北非利比亚的 4./St.G2 的 Ju 87B-2/Trop

1938 年,德军决定为在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配备俯冲轰炸机大队,为此特别开发了舰载型 Ju 87C。此型号以 B 型为基础加装了离舰弹射装置、着舰钩和气囊(可在水面迫降时保护乘员),最大的特点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抛弃(兴许还能砸死个把敌军)。和很多舰载机一样,Ju 87C 的机翼可以手摇折迭以节省空间,翼尖被削平所以机宽比 B 型短了 80 厘米。C 型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装了 300 升副油槽(比 R 型要早)。由于 Ju 87C 没有立即投产,因此 1938 年 12 月编成的 4.(St.)/Traeger Gr.186(第 186 舰载机团第 4 俯冲轰炸大队)都装备 Ju 87A。直到 1939 年夏季才有 10 架 Ju 87C-0型(试生产型)出厂并配备到第 4 舰载俯冲轰炸大队。当 1939 年欧战爆发时已经完成了 85% 的“齐柏林伯爵号”在开战 1 个月后停工,它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因此 Ju 87C 的量产型 Ju 87C-1 全部以 B-2 型的标准制造并算在 B-2 型的订单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0 年 5 月,Ju 87D-1 定型。由于原定使用的 尤莫211F 型引擎因故拖延,而采用了 1400HP 的 尤莫211J 型引擎。D 型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进气口后移。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变得更加流畅。但是由于开发上也出现了拖延,所以早期的 Ju 87D-1 沿用旧式 B 型的起落架。D 系列的机身装甲和后部武装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机身下最多可以搭载 1,800 公斤炸弹!每侧机翼下的挂弹架可以携带 1 枚 250 公斤炸弹或 2 枚 50 公斤炸弹,同时留有很多可选备件以供随时挑选安装―包括副油槽、天线、滑橇、消焰器、滑翔机拖曳装置和热带装备等。在座舱后部的机背装有覆盖在透明材料中的 Peil GIV 测向仪。Ju 87D-3 型是针对越来越强的地面炮火而设计的装甲强化型,虽然是和 D-1 同时发展的但在 1942 年 5 月才被投入实战并大获成功。中期生产的 Ju 87D-3 取消了一直以来装备在起落架上用来发出尖啸以恐吓敌军的警笛,并在机身上做了一些换装金属零件之类的小改动。Ju 87D-3 一共制造了 1,559 架之多。Ju 87D-4 型为鱼雷机,但是仅使用 Ju 87D-1 改制出一架供测试。之后 D-4 型发展为 Ju 87E 型,在利用 B 型和 D 型改装测试之后,容克斯公司在 1942 年夏季得到了 115 架 Ju 87E 鱼雷机的订单。Ju 87D-5是最后一种俯冲轰炸型的“斯图卡”。它的机翼延长并将机翼武器加强为 MG 151 型 20 毫米炮,机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弹处理。Ju 87D-5 在 1943 年 7 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至 1944 年 7 月共出厂 780 架。Ju 87D-7 和 D-8 型是分别由 D-3 和 D-5 型改装而成的夜间对地攻击机,由于装备了消焰排气管而取消了散热器挡板,使用 1500HP 的 尤莫211P 引擎。Ju87D 系列是斯图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产量最多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2 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区,Stab II./St.G2 的君特-施密特中尉的 Ju 87D-1。机头写有“Bärli”(小熊),并且在后面的绿色圆圈中画有庞贝骑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Ju 87G 型是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强力苏联坦克而开发的专用反坦克型,在每侧机翼下部吊挂一门 Flak18 型 37 毫米反坦克炮。有用 D-3 型改制的 G-1 型和用 D-5 型改制的 G-2 型,由于装载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 D 型原有的挂弹架、散热器挡板、副油槽和氧气泵。就是这样弹药还是不够―每次升空只能携带 12 枚 37 毫米炮弹。Ju 87G 型上最著名的坦克杀手鲁德尔首次使用 Ju 87G 原型机在克里米亚与苏军作战,但是 G 型大规模参战则是从 1943 年 7 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3 年 10 月在苏联格里博耶-罗克地区准备起飞猎杀敌坦克的 III./SG2 的 Ju 87G-1,从起落架罩上书写的“B2”可知道著名的鲁德尔上尉正坐在里面!当时他正任 III./SG2 的代理指挥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 型为教练型。特征是改用 Ar 96 型飞机的后部座舱而使原先面向后方的座位面向前,这里是供教官使用,装备有两套操作系统以便教学之用,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还特别改动了后部挡风玻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Ju87是怪物,他儿子更怪,看看Ju18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形怪异的 Ju 187,翼面低垂,垂尾倒置,飞行员视野开阔,尾部炮塔能提供全向火力。但是令人担心它的飞行稳定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