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联灭亡的历史告诉我们,某些统治者喜欢自掘坟墓 -- cmosplay

共:💬154 🌺91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真正的斗争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而简洁的政治公式最会骗人

最好不要把它公式化,教条化。这样不好。

所谓“本土派”也想让世界革命成功,只不过是手段不行。看看斯大林、季诺维也夫他们对德国革命下的一系列指示就知道了,当时的德国,已经成了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干柴遍地,但是他们明显不知道该怎么点燃火种。

这一点也不奇怪,1917年如果按照他们的路线,十月革命根本就不会发生。更不会胜利。至于后来讲一国建成,那当然,别的国家不建啊,只能自己建。而斗争的先后关系,是先组织上清洗托派,再理论上压倒托派。要知道,政治斗争未必一定要从理论入手呀。不要忘记,托派在政治上失势,始于1923年,1924年1月的第十三次党代表会议上的公开提法是:“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会议的决定是什么呢?托洛茨基离开工作,去高加索治疗。呵呵,这里有谁不清楚治疗是什么意思吗?而鼓吹那个一国建成的理论,很不幸,要晚很久了。简单的政治公式是会骗人的,呵呵,我自己就被骗过很多次。

所谓

反犹主义的妄语
,这一公式在几乎所有关于犹太人的讨论中都会出现。据我所知,西西河仍然属于铁手老大的私有财产,并没有被默多克控股,不需要这么多政治正确,不正确的言论也可以发表。

没错,沙俄有反犹主义,犹太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更高。那么苏共早期领导层有很多犹太人也可以理解。犹太人占2%,如果犹太领导人占40%的话,应该没什么好惊讶的,可以用这几个因素解释。但是接近85%,按上面老科学的家的说法:

我从常识上不相信。
说明用一般道理是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