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进三同”——启动内需、摆脱美元经济殖民的妙招 -- 酱油群众

共:💬534 🌺3336 🌵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吃

PBS君是个摆了事实才讲道理的人,跟你讨论这个,应该会比较有趣。

当我能接触到外国人后,就努力观察他们,想多了解一些。以前身在国内,又没有社会经验,虽然工作里可以接触他们,但领悟得很少。

现在长期在国外就不同了,大家完全是一样地生活,去同样的超市,看同样的电视,等等各方面,渐渐看法就变了。

简单说,我发觉其实在“吃”上很呆板很腼腆(就是很不好意思讲“吃文化”的),比如德国人和英国人,他们在生活中也很“能”吃的。我去汉堡时,他们的猪肘子烧得之好,我简直无法相信。但任何一个德国人英国人,可以跟你讨论3天歌德和亚当-斯密,却不原意拿三分钟出来跟你讨论“吃”,这大概是他们的文化,宗教,社会价值里面不提倡的东西。

我们说“舌尖上的中国”,说“乡土的吃”,以“吃货帝国”为荣,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呢?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英国人德国人从来不谈吃,但我们很少看到有“英奸”,“德奸”,很少看到他们有卖国贼,背叛本民族利益的人。

说实话,看到那么多人“以当吃货为荣,以不肯当吃货为耻”,我觉得这个民族,还是有点“欠出息”。如果大家真追求一点“贵族范”,拜托就不要一想到XXX就流哈喇子,还美其名曰“懂得人生的乐趣”。人家不是不懂,吃,真的是人生一大乐趣,普世最贵价值------问题是你得矜持点,表那么没出息。

另外说一句,牛肉比猪肉好。一个是牛肉更好吃;更主要是吃牛肉更顶饿,更有营养,更有“能量”,经历这么多个加拿大的寒冬,我自然而然选择牛肉。德国电影《末日》里,记叙了希特勒最后的日子,其中有一个镜头,一个德国将军从总理府的地堡里出来,说起元首一脸不屑:“他一个吃素的,懂个屁!”(希特勒是素食者,菜泥拌土豆糊)。

牛肉确实可以弄到很美味,但我更重要的原则是:对于生存来说,牛肉比猪肉好,猪肉比鸡肉好------你就当自己吃了这顿就没下顿了。至于味道?我可以这么告诉大家,在我的眼里,阳澄湖大闸蟹跟两个鸡蛋的营养价值相等。如果有机会享受美味,我也不会拒绝;如果没机会(或者这个机会,要我放弃或出卖什么才得到),我不会觉得虚度了人生------我生下来,不是来当“吃货”的。

所谓《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种曲线表达“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犬儒人生态度。很文艺很小资地拍了,大家随便看看,KILL TIME,结了。拿这个来“微言大义”,有点令人作呕。

如果我是斯大林的话,我会立刻枪毙把《舌尖上的中国》送去嘎纳的那个家伙------太给老子长脸了,十足一个吃货。

通宝推:光年,石头布,沧海笑一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