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真实的谎言与真诚的谎言,影片《光棍儿》及其他。 -- caoban

共:💬48 🌺4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 最后的说明

还有几个问题与《光棍儿》也有关,但更与本文和本文讨论的问题有关,最后一并说说。

第一,为防止误解,必须界定我的批评。批评固然严厉,但我的批评绝非指责编导丑化了中国农民。我的批评仅仅针对编导的命题,“我们那里的人都是这样生活的”。我展示的其虚假,并不是否认有这种人和事,而在于人和事的关系和环境是虚假的。我丝毫不反对以电影展现真人真事,无论以艺术片或纪录片的方式。换言之,如果编导不藏身于真实,就说自己是编的,我就一点脾气没有。我批评了编导对国际电影界的迎合,一是批评其以赝品欺骗了国际电影界,二是批评国际电影节评奖者对电影消费者不负责任。我的批评属于打假,属于双重打假,既要打生产赝品的厂家,也打推荐这些赝品的不负责任的质检者。

如果我的分析成立,我的批评即便损害了编导的利益,也不构成侵犯其合法利益或名誉权。而如果我的分析判断失误,首先出丑的是我,受损的会是我的学术声誉。即便如此,这批评对于该片编导的未来(如果他还继续的话)甚或这部作品来说,仍然会利大于弊。我不是说自己的批评都对,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甚或将来,恐怕都很难有人,会细致如我这般全面分析该片的主要人物、故事及其内在逻辑。仅就这影片而言,真不值。我相信一句英文格言,没有坏的争议。对于年轻导演及其作品来说,即便我的不当评论也只会增加而不是降低其知名度。我更担心的是,有人会批评这就是一个合谋,指责我是一个“托”。并且,无论我如何声明都毫无意义。

尽管批评编导不关心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我也间接批评了中国相关学界,确实没有为普通读者提供多少有关学科前沿的、可读性较强的作品。当一个国家沉浸在诸如文化这样的大词时,在我看来,其实是这个国家最没文化的时候,至少是之一。如同我在文中提到的,文化没有解释力,而有待解释,有待各个相关学科来经验地解释那些我们习惯用文化来解释,更准确的说是“忽悠”,的具体现象。

这也就可以解说为什么我会花费精力来批评一个我认为很一般很不值的作品?

我认为,学术批评应当并且可能具有相对的自给自足。其产生确实依附于,其价值却未必依赖于,受批评的作品。我力求创造超越被批评作品的价值。我也相信本文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光棍儿》,电影甚或一般的文化评论。

另外,尽管散落文中,我在分析过程中,在做出一些人物关系限定后,也已对影片展示的一些现象或民间实践尽可能做出了我的解释或提示。例如,光棍多其实是区域内女性通过婚姻的经济移民引发的社会现象;在贫穷地区的贫困人家,买卖妇女更可能成为常规的娶妻手段;更穷的光棍会有同性恋行为,基本是机会型的;由于穷,一些男子即便有能力娶妻,却还是很难养活老婆孩子,一些家庭有可能出现“拉帮套”或隐蔽的“一妻多夫”现象等等。但所有这些现象都与文化无关,而与贫困直接有关,最多也只能说是贫困的文化表现。

而我隐含的这些解释也足以支持我前面说的,为什么我不认为影片展现这些现象有什么丢人。相反,在世界都只看到北京上海并借此来理解GDP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之际,我们更必须首先向我们自己展示这个太容易被遮蔽的中国。

还有一个学术考量。随着视频摄影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我相信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完全可能,甚至应当,出现更多所谓展示原生态的视频作品,或配有视频的研究作品。社会学、人类学会首当其冲,但也完全可能出现在其他学科,包括法学的、商学,例如司法审判和纠纷解决的视频作品,商业谈判的视频作品,可借此来教学。但也一定会出现或伴随了类似《光棍儿》中的虚假。

这类影片或视频作品已经出现。只是现有的学术研究传统还不习惯这类已经浮现并会涌现的作品。如何分析、甄别和评价这类作品的真假优劣利弊,也许会是中国学术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最大量的工作可能还不是评价好作品或优秀作品,首先要有能力甄别较差较弱或很一般的作品。本文力求踏出这第一步。这也是本文追求自给自足的重要理由之一。

第三,有读者会疑惑:你有无或有多少农村经验,令你足以评判这部影片的真实?即便你有,在什么意义上,你可以用彼时彼地的经验来评判影片展现的张家口一带农村的经验?你是否同性恋,或在日常交往而不是在同性恋的意义上你认识多少同性恋者?以及你有无或有多少与电影相关的经验。这类质疑的背后是一个言之成理的关于评判诸如电影这类经验作品的常识,一个人的评判能力取决于他/她的工作经历或生活经验。人们常常用诸如此类的替代指标来判断评论人的权威性及其判断的可靠性;进而决定这类评论的参考价值。

因此,一方面我必须报告读者我的相关经验,让读者评判;但另一方面,更重要也更有学理意义,当我的经历不能达到读者基本预期之际,我必须以读者可感知并接受的方式为自己评论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证。

我没有直接的农村生活经验。这方面经验主要来自当年我在军中服役,时值中苏关系高度紧张,部队在胶东某农村住了两年,直到林彪事件之后。此外,我周围几乎所有战士和军官都来自农村;部队每年都要帮助农民干活;以及每年夏季、冬季野营拉练总共约三个月都住在农民家里。我阅读过不少描写北方农村的小说,虽然大多是革命文艺作品,《暴风骤雨》、《创业史》、《艳阳天》等,但作者还是杰出地表现了农民的生活思维习惯,更通过诸多细节和人际交往展示了民间的习俗,其细致和敏感大大有助于我对农民和农村的理解。之后的学术训练包括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田野调查不过是强化了我之前的经验。

我不了解同性恋。只见过兄长的一个同学,据说是同性恋。在军中服役多年,从未听说过有同性恋。我还有理由相信,这不因为消息的人为封锁。因为,每年都会听说一些特别是中青年军官,在驻地或野营拉练期间,违反群众纪律,与当地女性的绯闻。我的连长就颇多绯闻,他极英武,1960年代军校毕业,大比武尖子,业务尖子,妻子尚未随军,在“男女关系”上的夸张说法是“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他多次受处分,但屡教不改,虽人才出众,却一直不得提拔,最后只好转业回家。

除看过电影外,我与电影的其他联系也就是还看过电视剧——尽管我知道两者的区别颇大。

但此种个人经历不足以剥夺了我质疑该片的资格。我从不认为只有妓女才能评论《日出》,或是强盗才能评论《水浒》;我还断定,《光棍儿》编导既非“光棍”(特指娶不上媳妇),也并非同性恋。我也算一读书人。读的比较杂,甚至很杂,喜欢过文学,也曾算“文青”;但逐渐喜欢了各种与经验现象相关的社会理论,但不是理论术语或理论家的人名,而是经验研究的思路,喜欢从极简单的经验命题分析展开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之前没人分析过的现象。这意味着,我注意观察社会现象,喜欢并且自认为擅长这种“理论联系实际”。

我写的这篇文字似乎不能算影评,因为我没讨论什么电影特有的东西,只是谈老掉牙的抽象层面的“生活真实”。这种艺术观当然很有缺陷。但有缺陷的艺术观也还是艺术观,它构成了我判断文艺作品的一些底线。我还真感到,许多普通人分享的是我的这种残缺的艺术观,而不是什么先进的艺术观。

我不觉丢人。在此报告个人经历就是想说明,个人的切身经验重要,必不可少,但情况如今已有所变化。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并且由于个体的时间经历有限也必须,大量借助第二手的经验材料,借助经由经验研究抽象而形成的理论。只要时刻关注经验,注重训练形成严谨的理论思考,人们完全可能对他只有少量一手经验的问题展开周密细致、鞭辟入里甚至令人信服的分析。

这是本文的追求;是否做到了,我留待读者评判!

通宝推:xm,火隹,高粱,苦药汤子在美国,李寒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