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WG和八九 -- 本嘉明

共:💬175 🌺1405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上书潮

(一)

1987年的学潮,迫使邓公出手,解除了胡耀邦总书记的职务,并启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但邓公当时手里没有什么嫡系可以接替胡,唯一够资历的人选就是赵。赵时任总理,正在“勇闯物价关”的关头,逼不得已放下国务院,去任总书记,总理由李接替。

赵在知识界的威信并不高,但他同时也不是喜欢折腾知识分子的人,因此“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也就走了走过场。赵还找机会建言邓公,把“左王”胡乔木痛打了一下,算是为中央里的胡派找回一场。不过赵虽然还“兼管经济”,毕竟隔了一手,李姚(依林)在陈云的“鸟笼经济”思想指导下,开始找机会下保收棋。

1988年的“勇闯物价关”,引起居民抢购和银行挤提,沿海城市的物价上涨达30%之高;同时官倒日益猖獗,佼佼者就是残疾人基金会的康华公司。经济改革被迫急刹车,李鹏出台“治理整顿”,言明全国要准备过两三年紧日子。(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今中央部委有老人把四大总理排了排,论实绩居然与任期顺序一致,就是赵最好(开创了很多新架构,大进大出的外向型模式);李就排第二,因为李为人谨慎,做事不拖拉,善于收缩保守,而且能够容人。)

在这个大环境下,知识界酝酿着很大的不满。第一,胡任总书记时,对知识界很好,力求给大家“宽松,宽容”的政治环境,现在胡下台,立刻不同了。第二,西方的思潮已经大规模进入大学校园。第三,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太差,社会地位太低。由于在胡主政时代,知识界已经自发串联起一些小圈子,所以以这些圈子为基础,在1989年初,开始出现一次“上书潮”。

首先是1989年1月6日,方(励Z)上书邓公,希望大赦政治犯,并明确提到大赦魏(京S)。

2月,诗人北岛和陈军,发起联名信,内容同方信大同小异,联署者33人。

3月6日,是中科院许良英/施雅风发起,42名科学界人士联署。

第四封,社科院苏炜发起。

这四次上书,基本都发生在89年3月之前,两会期间,期望能由人大批准特赦。

从这四封信看,新中国建立,反右以来,知识界表现出了空前绝后的独立和主体意识。到今天,几乎仍可以称之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天鹅之歌”。

其中我个人以为比较重要,而又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工科男们的第三封信。

(二)

许良英先生的事迹,大家很容易搜到,他是王淦昌的学生,大科学家,而且至今健在,还开有微博。

在这封信里,工科男们以一贯的谨慎态度,没有如其他几封信那么张扬地指名道姓,而是要求释放因思想问题而被判刑的所有政治犯,并废除“因言获罪”。在政治体制改方面,则提出由人民监督ZF,杜绝腐败;确保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另外,还专门提到要增加教育和科研经费。

这封信的份量重,一是联署人中不乏重量级学术带头人,包括有两弹元勋钱昌照和王淦昌。二是切中时弊,解决方案也相对合理可操作。而这批人士在风波后,没有一人去坐牢。

没有经历过1989年的人士,无法理解当时的宽松气氛。由于胡总书记致力于搞活思想,而赵又维持现状,所以当时思想界比起今天,那活跃得不止高两个数量级,政改,多党制,修宪,都是随处可谈的热门话题。甚至保守派在前台的代表李总理,也只是表态:“民主化的进程不可以走得太急,或者走过头。”

但相比起来,89已经比88年要差多了。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88年3月25日—4月13日)颇为民主活跃;而到了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89年3月20日—4月4日),高层矛盾已经趋于尖锐,气氛相当严峻,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严厉批评自1987年以来的经济改革的失误,暗示赵的失职。人代会上开始谣传赵将于89年夏天下台,由姚依林接任总书记。

如果在这个时候,中央借着许良英上书的台阶,做一些铺垫,那么后来的情况,可能大为改观,至少89年不一定有事。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胡会在这个危机四伏的节骨眼儿上去世。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