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楼梦》背后的世界 -- 普罗丁

共:💬230 🌺126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创业(下)

创业(下)

创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业?怎么样才算完成了创业?卜世仁和贾芸的努力,算是一种创业吗?

大观园里,对这个问题持不同态度的人是很多的。前边已经提到了贾宝玉,但是还有一个人,对这个问题更加专注。

她的名字是贾探春。

贾探春的创业追求,着重于以下三个特征:

1)“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

2)“我还像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

3)“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可见,贾探春对于创业,其实有更深入的思考。她首先强调一种市场化的审美直觉,即百姓和顾客真正喜欢的东西,是没有那么多装饰和辅陈的,而是直接符合他们的心意和用度(不俗、不拙)。像这样的东西,她大量地需要,恐怕不只是出于审美的爱好,还有更加长远的考虑。

其次,她本人亲自参与生产实践,而且有信心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这次给宝玉做的鞋,虽然也是用布料做成,但是工艺复杂。尽管遭到了贾政及其小妾的批判,但她仍然乐此之疲,不认为做鞋匠就有什么下贱之处。

第三,创业之道,与家族生存之道有相似,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贾探春看来,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创业的本质是自由的!在企业化的生存中,一切以市场和客户为着眼点,不用考虑关系的亲疏,也不用考虑等级的高下。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而创作者也将针对人性共同的喜好,将心比心地做出他(她)自身最热爱的产品。在这里,创业者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关系纽带。对于传统的等级秩序,这种纽带的存在是摧毁性的!

为了这种创业理想,贾探春把日常所得的银两辛苦地积攒起来,期待获得“第一桶金”。但是作为小姐,她没有抛头露面的自由,于是只好依靠贾宝玉“城里城外,大廊小庙”地接触市场,寻找那些“轻巧顽意儿”。但是贾宝玉在这方面的思考是肤浅的,他无法领会贾探春的真实需求,以为她需要的不过仍然是金银古董、绸缎和美食这些贵族化的商品。而探春实际要的却是:

·柳枝儿编的小篮子

·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

·胶泥垛的风炉儿

柳枝做的蓝子,既回归自然,又轻便易携;竹杆现制的化妆盒,能够把化妆者带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风炉在缺乏天然气和煤气的时代是重要的,而胶泥却使之同时成为一件艺术品。总之,探春的追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这恰恰是商品的最本质,最神圣的特征。这种追求催生了现代西方工业,但在她的时代,恐怕连一些皮毛也是见不到的。

探春这样的追求,最不能理解的人是赵姨娘。她想不通钱能够生钱的道理,认为探春积攒的钱无非两个用途,一是给宝玉,二是给贾环,所以剩下的只是个平衡问题,给多给少的问题。当然,她的考虑也有现实的基础:毕竟探春没有变出钱来。

还有一个人也不相信女人能够创造事业。当探春苦心忙活地时候,林黛玉正在这边唱出动人的心曲: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在悲叹青春易逝,生命无常方面,贾探春和林黛玉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前者努力作出改变,因为能够看到希望。林黛玉有没有看到希望呢?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但不管怎样,她把一个送别花神的传统节日,变成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一件难得的事。前边说过,节气的神圣性是一直都存在的,而送别花神正好是在芒种节。难道这种不断出现的神圣节日,竟能够成为新思想、新变革、新世界的温床吗?林黛玉心中的“香丘”,一定只是在太虚幻境才有吗?

=============================

(我以为如此精彩的一节,花却很少。奇怪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