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齐重一台出口德国的机床引发的一篇口水 -- 所以我才飞好远

共:💬318 🌺405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继续
家园 再继续

用车床来比较,是因为确实50年没变过,比较直接形象。铣床钻床之类简单的可以直接弄个plc程序控制就行啦,我们这里自动化机床还是分程控和数控的,操作工人工资等级都是不同的哦,这个是从德国人那里学来的。而磨床和加工中心以及特殊机床一类的,变动比较大,很多附加功能都是以前做不到的。

我就是一修机床的,从我学校毕业进入这个公司,这个厂,这个车间,这几条生产线,除了几个月到另外车间去卖身外,其余十几年宝贵的青春岁月都交代给了这个厂房。眼界是很小的,心胸也没法子大了。所以说的一切都只是井底的青蛙胡言乱语,莫要真当真哈。

楼主说要我谈谈修机床,想了想,事情好像很多,但是好像没啥谈的。从早上8点干到明天吃完中饭回家直接睡觉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每次满怀希望的尝试到最后的失望失败不止一次,眼睛酸的脑子根本没思维却只能和衣在桌子上躺一会,这种事情,经历多了也没啥可以多说的。毕竟是工人嘛,修理的人是用在一时的。这点觉悟还是有点的。很多事情,外面看起来觉得很什么的,其实也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没啥好说的。在我们这个科里,差不多200号人,10多年间就已经2个全国劳动模范,数个全国奖项获得者,其他集团和公司的就不提了,高级技师那么多,集团其他几个公司就算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但是维修骨干很多还是我们这里出去的,90年代上海国企大破产的时候我们公司真的是捞到很多大鱼,哗哗的流进来啊,分到各个厂区,又以我们厂区为最集中。我只是一个小虾米,什么都不行,不值一提。只能在网上灌水。

目前来讲,国内设备也在逐步买入和使用,但是好的要求高的还是以国外尤其是德国设备为主,因为国内设备确实不稳当。我曾经看着大连机床厂某设备进来,工作,连续故障,修复,再周而复始,直到忍无可忍,拉走。

最大最前最先进我不懂,不敢妄加评论,我说的就是一般通用机床。譬如汽车产业所需用的的,尤其是发动机制造方面,那么这个精度,强度,可靠性要求应该也算可以的了。事实上,之所以对汽车产业的重视,根本不在于一个岗位拉动几个就业机会,而是他的特大胃口以及有点挑剔的进食要求,是对机械电气行业和周边产业的强大推进器。航天军工毕竟离大众太远且面太窄。

很悲哀的,国产设备我看到的还不是很多,占比也太低,性质其实就是和国产彩电那差不多,长虹当年想一统江湖,也没做到,现在机床行业要打价格战来优胜劣汰,也估计做不到,这个可比当年做彩电的厂家多多了。而且因为图纸就那么样,所谓专利也没谁真当回事,到最后还是价格战和渠道。而作为一个严谨的大厂,是不会过分追求低价的,自然就见得少了。前途还是漫漫的。

而且现在数控的关键点。。。系统完全是掌握在他人手中,小日本那是严防死守,西方人是你追点给点,至于下面的驱动,电机这些利润高的东西,很遗憾,由于系统的排他性,你没有授权,也就是不先交钱的话,那是连进入门槛都没有的。

抗铁牛,理理思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