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论印度的民主与经济的一角,也说“龙象之争” -- 燃犀下照

共:💬154 🌺14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印度是曾经一度实现了,但是.........

印度是曾经一度实现了,但是.........自2005年开始,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始逐步显现,粮食的产量也开始无法满足国内人口的日常所需。印度政府于2006年7月首次从“小麦出口国”变成了“小麦进口国”,进口了300多万吨小麦以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2007年,印度又连续第二年从国际市场进口了小麦。

印度出现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政府自新世纪以来对粮食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在过去几年里,印度经济连续维持了8%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每年只维持在3%左右的增长,农民因生活贫困而被迫自杀的事例屡见不鲜。尽管印度市场上尚未出现粮食的明显短缺的情况,但面粉、食用油等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

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印度“绿色革命之父”斯瓦米纳坦认为情况更为严重。他分析说,现在有将近40%的农民时刻想着、准备着从农业中“撤离”,这样下去,“粮仓还会更空”。

从上世纪60年代建立粮食储备以来,粮食储备在印度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储备主要由缓冲库存和经营库存组成。经营库存是为了解决正常年景两个收获期之间的粮食供给问题;缓冲库存是指在经营库存之外再储存一部分粮食,为了缓冲由于年度性粮食减产带来的短缺。印度储备制度规定,缓冲库存的临界值为500万吨,最佳数量为1200万吨(相当于粮食产量的6.3%)。而根据印度高级智库RPG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现在无论是大米储备,还是小麦储备,都只有200万吨了,远低于规定的最低储备标准。该报告认为,印度面临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印度粮食储备严重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印度政府向来对农村重视不足。其次是粮食连年减产所致。印度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雨季来得早些,就能有个好收成;雨季来得晚些,印度农民就只能“跳舞求雨”。最近几年天公不作美,粮食年年减产。而印度还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害者,粮食产量损失最严重。最后,在粮食减产的同时,印度人口在增加,相应的,粮食消费在增加。印度一位经济学家对记者说,印度的人口政策和农业政策一样,都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政策,印度人口的迅猛增加无疑加剧了本已严峻的粮食危机。

补上一笔: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人口数据(这个是联合国自己测算的数据,与各国自己公布的人口数据可能有些差异),截止2011年年中7月1日,印度人口已经达到12.41亿,按照近年来年均净增长1800万的速度,到2011年12月,印度人口将突破12.5亿。下一个新的目标是13亿,按目前的测算,印度人口将在2014年的9-10月间突破13亿,从而跃上新的台阶。关键问题在于,印度精英阶层的生育水平并不特殊,而印度贫民窟的生育水平屡创新高。

(*^__^*) 嘻嘻……

钢铁问题主要也是印度国内木有广阔需求支撑,而印度的所谓大财团是真正的国际性的——其与印度政府的斗争是广泛而持久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