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故乡父老献爱心侧记 (一) -- 老光

共:💬32 🌺2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提的这问题我们爱心协会内部也曾有同仁提出过……

担心助学行动会助长某些人的依赖思想,将家庭负担逐渐转嫁给他人承担。对此,协会内也曾为此讨论过滴。如今因为协会筹集到的捐款不多,资助的对象也只能是有侧重地进行。主要是那些失去父亲或是母亲的孩子,或是因为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爱心协会的资助,也是微薄的,只能起到帮困的一点点作用。协会的宗旨:不是帮穷,只能帮困。通过帮困,让受助者能体会到社会人士的关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延伸,感觉到好心人的温暖。如果长期地支助某个人,的确会助长人的依赖心理,像过去的“大锅饭”,吃惯了便躺在上面等着救济。打个比方:帮困就像是人掉在坑中,大家出把力将你拉出这坑。这以后,得全靠自己去努力争取。帮困并不是把一切包起来。

统统包起来,会使人产生依赖,一旦不供给,便反目成仇,这就是:斗米养仇人。人落在坑里头,大家把他拉出坑,在关键时刻扶他一把,给他创造个条件朝好的方面发展,让他明白,是社会力量,和周围的大伙,帮了他一把,他会感恩图报,这便是:一碗米养恩人,他将来也会学着这样做,回报社会。

这一点,我个人体会最深刻:当年,俺母亲在困难时期患了重伤寒,险些乎死掉了。是隔壁的姚伯伯拿出五块钱,危难之际帮了俺的困,这事儿让俺记住一辈子,至今不会忘。如今,日子比过去强多了,俺得像姚伯伯那样,做好事回报社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贫困学生。

俺的体会是:做人,头一条便是不能忘本!如若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他就不能称作为“人”,至少,也是个不完整的“人”!

我们爱心协会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通过帮扶手段,教育小孩子们在努力上进的同时,得学会做人!不会做人的“人”,眼中自然不会有他人,更不会有社会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