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共:💬498 🌺4517 🌵2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话要注意礼貌,讨论要讲道理

说话要注意礼貌,什么有脸没脸的不要随便往上堆,丢身份

你既然要较真,咱们就好好谈谈。首先,包产到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978年底才开的11届3中全会,直到198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人民公社,1982年宪法修改前在宪法上仍然规定人民公社制度,直到1983年才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消灭了人民公社制度。所以请你先把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的起止时间搞搞清楚。

第二,一种新的经济制度代替旧的经济制度,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旧的经济制度遗留下来的生产条件,要改变生产条件总要有个过程吧。人民公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要有个时间吧(不像包产到户,各种基础设施都是人民公社建好的,一分完事;当然,照你的逻辑,小农经济照样可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信不信由大家,你自己坚持信也是你的自由)。并且,新的经济制度总要有一个调整适应摸索经验的过程吧。不是有人爱说,允许改革犯错,但是就是不允许不改革吗?人民公社也是改革啊,也该允许犯错吧。

第三,请各位网友自己观察一下原图,不要管趋势线,原始数据在那里呀,就用裸眼看。从1950年至2010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在波动中趋于上升的时段,除了1960-1985年,还有哪一段?其中1960年是歉年,1985年也是歉年。当然,1960年歉的多了一些,你不同意,那就取丰年到丰年,1966年到1984年。丰年至丰年长期趋于上升的,除了这个时期还有哪个时期?就按1966年到1984年来说,人民公社占16年,包产到户占两年,谁的功劳大?

第四,人民公社至少有16年的历史可以证明在这种制度下,有能力实现人均粮食产量在长期持续上升。而包产到户呢,除了很可能是托人民公社福的那两年增长了一下,奇怪的是,自从包产到户巩固以后,从1984年至2010年(仍然取丰年到丰年),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人均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增长,优越性何在呢?

第五,如果人民公社的增长趋势延长到现在会怎样呢?为了照顾你,1984年不算,咱们单算1966年至1979年(完全人民公社制度下的最后一个丰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由287公斤增加到341公斤,年均增加4公斤多,这是有十几年的历史证明的呀,人民公社有这个能力呀。如果按照这种趋势,至2010年就是465公斤,大大超过实际的407公斤。

第六,当然,照你的说法,如果五十年代以后继续搞小农经济,照样会有灌溉,照样可以不断增产,小农经济可以按照1950年至1956年的趋势一直增长下去。这个你要硬坚持,我也没办法,因为咱们没有1956年以后继续搞小农经济的实证啊。不过,咱们不是有包产到户吗,五十年代的小农经济总不见得比八十年代以后的包产到户还先进吧。那么,包产到户有20多年的时间可以证明自己,怎么就是一直证明不了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