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原创】为“江湾军火库大爆破”一文提供部分不同内 -- 铁人唐吉柯德

共:💬2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原创】为“江湾军火库大爆破”一文提供部分不同内

在上海政 蟹网站看到 《江湾军火库大爆破》一文,因我爷爷为亲历者和实际行动执行人,特对错误回忆加以驳斥。

原文: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ode4810/node4851/node4864/userobject1ai40853.html

此文中周克回忆内容颠三倒四。

------------------------------------------------------------------------------------

“周克说:“那我们就先研究怎么能炸军火库,。。。。。。。。。。后来,我们就研究了很多种替代方案都不成功,我们想用油茶来做燃子,湖南的油茶点起火来,它可以烧起来,但也不行。”

  赵聚能很积极,利用星期天出来,到店里去买硫磺。硫磺当时是军用品,店主怀疑了,“你干什么?” 赵聚能赶快跑,要是被抓住了可麻烦了。

  周克说:“我们在一个同志家的小房间里做试验,用硫磺做小规模的试验,硫磺能不能烧起来。但是后来硫磺也不能买到。还是赵聚能内行,他提出来,最好就利用枪弹里的黑火药,把这黑火药点着了,它发热以后,炮弹就燃爆了。

这里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当时谁把黑火药扔进去,怎么弄进去?这个军火库,夜里都不能留在里面住。白天上班在里面工作,晚上人出来,警卫谁都不让进去。白天你怎么下手,那么多人在工作。”

-------------------------------------------------------------------

《评》雷管 炸药都搞不到,连买硫磺都可能被捕,那么黑火药在军火库里多的是,为什么还要去找那么多麻烦?这个逻辑上说不过去吧。

--------------------------------------------------------------------------

再看下面几段:

(1)“战场上弹火纷飞,溃退之中的国民党军队急需军火补充,这也给赵聚能进入军火库房创造了机会。”

(2)赵聚能就跟仓库的负责人库长说,说是这样干活不行,前线需要,我们跟不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一小组人住在里面加班,连夜干。库长一听很高兴,这个办法好,要不然上面催紧了,交不了任务。你们小组住进来,注意保密。

  周克说:“这样子,我们这一关就破了,赵聚能就住进来了。我们也关照他几件事情,第一在里面不要搞过激行动,什么把坏的带进去,好的送走了。千万要注意言论,不要讲什么国民党不好,过激言论不要讲,对别人不要去谈政治,灰色一点,保护好自己。”

(3)周克说:“后来就想要在炮弹库里点上黑火药。那么怎么进炮弹库?炮弹库有一个老兵30多岁,他负责管这个炮弹库。炮弹库是很严格的,别人不好进去,你要做炮弹库老兵的工作。赵聚能就去做炮弹库老兵的工作,这个老兵也没有家属,也没有朋友,喜欢喝喝老酒。我们这个小赵,就称他叔叔啊什么,跟他搞得关系很好,陪他喝老酒,吃点心,关系搞熟了。这样子,别人不能进炮弹库去,赵聚能可以进去,进出比较自由。”

------------------------------------------------------------------------------------

《评》可见,军火库为重点设防地点,国民党军队防卫不可谓不严密,所以赵聚能即使是少尉工兵组组长(另一说为后勤兵连长),也不可以经常或者说比较随意的进出库房。而且内部更有具体的人看管具体的分库,要如何安排爆炸的起始点确保人员有时间疏散哪?

再看下一段,

 那黑火药怎么运进去,这也是个难题。 赵聚能有的时候进炮弹库,悄悄带一点黑火药, 像蚂蚁搬家一样,每次运一点进去,在角落里藏起来。

  在军火库里,黑火药不缺。可是就缺引爆黑火药的引信。这根引信引燃的时间要稍长一些,保证有时间撤离。

  周克说:“我们就研究把黑火药引燃 ,烧起来。当时俄国人抽一种香烟,比很长的雪茄烟还要长。赵聚能就想了一个办法,能不能用长香烟点着了。老兵晚上也要出来的,点着了,我们两个都出来。出来以后,让它自己烧,你人在里面不行,人在里面,老兵当然想办法扑灭了。就用这个办法点着黑火药,就是把那个长烟卷当作引子点着。”

《评》奇怪的是,既然军火库里黑火药不缺,那么为何还要蚂蚁搬家一般的每次运一点进去?

当时俄国人抽的长香烟是引火源吗?还是就找来普通香烟?

“设计脱身撤退路线”一文中出现了一个人的姓氏:

“地下党组织搞了一部摩托车 等在江湾五角场。赵聚能怎么从炸了的军火库到五角场?这路也很远。所以在没炸仓库之前,他买好一部脚踏车。进进出出。有人说你买辆新车,他说买辆新车到市里方便。

  军火库一炸以后,赵聚能赶紧骑脚踏车跑出来。到江湾五角场后,他把脚踏车丢掉,坐上地下党员老杨开的摩托,很快到了四川路桥。

  在四川路桥这边有个叫虹口医院,赵聚能进入医院去,换上便装,把军装收起来。然后从那里,地下党组织又把他送到对面四川路上女青年会。女青年会里,地下党有同志住在那里接应,赵聚能和老杨进去休息一下,把摩托车都放在那里。然后,就换市里的公交车子到常熟路。”

--------------------------------------------------------------------------

《评》这个老杨是谁?我提供大家个名字“杨孟亮”-----他是早年我爷爷在租界咖啡馆当侍者时的小兄弟。其实那天开摩托的是我爷爷,但是怎么在周克的回忆里变成了“老杨”?

我说了当年的亲历者不只一个周克还活着--------还有我的奶奶。

在周克回忆的段落里还有这么一段

“周克说:“我们在一个同志家的小房间里做试验,用硫磺做小规模的试验,硫磺能不能烧起来。但是后来硫磺也不能买到。还是赵聚能内行,他提出来,最好就利用枪弹里的黑火药,把这黑火药点着了,它发热以后,炮弹就燃爆了。”

这一段里提到某同志家的小房间,其实就是指我爷爷家。

根据我爷爷以及还在世的奶奶回忆,其实当时参与策划的人要么贫苦阶层文化不行;要么纯拿笔杆的不懂实用技术。最后是我爷爷当印刷技师的拿了个主意,用蚊香和煤油为引火源-----库房办公室里点蚊香是把门的卫兵无法阻拦的。煤油是当时点办公区煤油灯所用,也是进门的卫兵管不上的。

煤油有稳定的燃烧时间和热值,可以保证将炮弹引燃-------这当然是黑火药那样一闪而灭的热量比不了的。

不过到底最后是用黑火药还是煤油,这个目前还搞不清楚。但是蚊香是肯定没错,不可能是什么“俄国人的长香烟”、

肯定有看客不满意了!说我怎么这么肯定没有什么“俄国人的长香烟”?因为我爷爷就是当晚驾驶摩托车的人,而且摩托车就停在军火库门口的馄饨摊边上。赵聚能出来军火库大门就立刻跳上摩托就走,否则谁能保证那自行车不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爷爷朱培德的名字被杨孟亮取代了哪?

说起来是这样:一是我爷爷虽然从抗战起就为地下党做些向苏北根据地掩护运送物资之类小事,但是我爷爷从未入党-----当时被查出中国党员身份是全族人都要牵连,我爷爷不敢担这罪过。

二来上海解放后是有从前地下党的人员邀请我爷爷加入“军管会”工作,但是“军管会”如同军队一般实行配给。我爷爷当印刷技师的工作要养活十几口子家人,总不能全家人不吃饭饿死换我爷爷一个人去投身革命工作吧?

不过话说大家一起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从抗战到全国解放一路挨过来,是人总有点感情吧?

然我爷爷80年代办离休时,北京派去的政审人员就那么在人家那里碰一鼻子灰-------问谁都说从来不认识我爷爷(包括那个从十几岁一起当咖啡馆侍者的“小兄弟”杨孟亮)

其实大家想一想,一切都过去几十年了。当年的功劳找就被各位瓜分到了自己身上,怎么会再轮到你冒出来嚷一嗓子?

反正,我奶奶现在依旧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希望我爷爷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别去在意那些小人。

PS:杨孟亮应该也还在世。

通宝推:moud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