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狮之舞——唐蕃英雄记【壹】 -- 京华烟云AMIP

共:💬184 🌺18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RE:我的一点猜测

前辈可不敢当,大家一起探讨而已。

个人看法,恐怕首先得把问题分解开,总体来看有两个可能性:

1、墓主人禄赞并非噶尔家的人,从“赞府”(这头衔确实是吐蕃特有的,不见于其他民族,昭陵松赞干布的石像上就刻着这两个字)等名词来看,他可能是投唐的吐蕃人,为了抬高自己便吹牛说钦陵是自己的父亲,或者他父亲本来就叫钦陵,但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个钦陵,当然这种解释比较赖皮,因为“钦陵”并非一个常见的吐蕃人名,汉文史料中好象也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不过既然就事论事,我们恐怕以碑文为前提,首先得假定碑文内容靠谱或基本靠谱,因此这种可能暂时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一笔带过,重点是下面的另一种可能。

2、禄赞是噶尔家族的人,这就又有两个可能

(1)他确是钦陵的儿子。

他到唐朝的时间,下限应该由前任赞普去世、吐蕃开始动荡的公元676年开始,上限肯定是垂拱三年之前,但他的投唐行动最有可能是发生在青海之战(678年)和赤德松赞即位到钦陵最终掌权的685年之间,因为在那678年前噶尔家族的执政地位并未动摇,政局还算稳定,他没有必要投唐;而在685年之后噶尔家族又控制了政局,执政者又是他的父亲,他没有理由投唐。

而青海之战后,吐蕃内战的危险加剧,前面笔者说过,连战败的唐高宗都得到了风声,甚至想“乘间图之”,尽管在裴行俭的劝阻下没有公开发动战争,但暗中的招降纳叛的活动肯定是少不了的。

在这种情况下,钦陵自顾不暇,他的某个儿子或者因对局势失望、认为父亲可能失利,或者在某场战斗中被政敌的部队或者唐军阻隔而无法回去,因此在唐朝的政治攻势下投奔了中原,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存在的。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和吐蕃都忙于内斗,除了一些边境冲突外,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也都避免过于刺激对方,因此招纳对方的降将也不会声张。对于禄赞投唐,吐蕃未必知道此事,钦陵也不一定了解情况。

双方路途遥远消息闭塞,且一直互相敌视甚至少通使节,从汉文史书来看,那段时间记载吐蕃的信息寥寥无几。禄赞投唐后似乎一直在突厥战场作战远离唐蕃边境,即使得知父亲已经掌握全局,恐怕想回去也千难万难,而且很可能会给整个家族增添耻辱并为政敌提供口实,因此他一直留在唐军,最后可能因为思乡心切,年纪轻轻就病死异乡。

他在唐朝的时候,唐朝和吐蕃仍然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保持着不怎么来往的冷战状态,皇帝没有必要为了报复钦陵而对他儿子怎么样,这样也能为以后谈判留个退路。而钦陵即使后来知道,恐怕更不会声张,否则只会对自己和整个家族不利。

关于您说的碑文中钦陵已死。一种解释是虚指而非实指,上次说过。另一种解释是禄赞未必清楚其父的死活,因为那几年唐朝面对的都是赞婆而非钦陵,几乎所有的交战记录都是关于赞婆的,钦陵似乎突然消失了,尽管唐朝一直以为钦陵始终是吐蕃大相,但禄赞却未必相信这种经常不靠谱的官方说法,他可能一直到死都没有得到父亲的确切消息,也不知道吐蕃内战的结果(事实上,唐朝的史书中对吐蕃这场内战压根就没提),因此就用比较隐秘的语言表达了哀伤,而且墓志属于比较私人的记录,肯定是按照死者家属的要求来写的,写墓志的人未必关心内容的真伪。这可能也是一种解释。

(2)他可能是钦陵的子侄,但不一定是亲儿子。

他可能是赞聂多布的儿子,也就是您说的那种情况。您分析的很全面了,笔者这里不再多说,补充一点的是唐朝人似乎从来不知道赞聂多布的存在,而认为他已“早亡”,钦陵在禄东赞死后就继承了大论之位,因此他们把兄弟两人混淆是有可能的,而禄赞也没有必要非要分辨清楚,因为钦陵是唐人最为敬畏的吐蕃人,说自己是他的儿子无意会提高自己的地位。其他情况,和(1)中的可能差不多。

他也可能是钦陵的另一个兄弟,吐蕃内战中被杀的芒辗达乍布的儿子,父亲被杀后就投奔了唐朝。这样在道理上无疑更有逻辑性,但有一点值得怀疑,那就是他要冒充杀父仇人的儿子。

他也可能是噶尔家的其他成员,因在内战中对局势失望或被战争阻隔无法回家而投降了唐朝,其余论述同(1)。

以上都是个人看法,不成系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