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天降赞普——吐蕃王朝的崛起【已完结】 -- 京华烟云AMIP
8、一统雪域
“吐蕃”这个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古代藏族人自称为“蕃”,关于“蕃”的含义前面已经讨论过,而“吐”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加上来的,同样很难说清楚,一说来自突厥语,一说来自大食语,还有人认为它本来就是藏语词汇。
按照后一种说法,这个词的诞生与松赞干布的父王囊日松赞有关。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说,当年还叫做赤伦赞的这位吐蕃赞普率领部队,在韦氏和蔡邦氏等苏毗内应的带领下,“遇大河即行涉渡,逢沼泽地即绕道而越”,胜利地完成了击灭苏毗,一统雅鲁藏布江南北的伟业,并于岩波(现在拉萨以北的彭波)地方接受当地民庶及韦氏等贵族所上“囊日松赞”的赞普尊号,寓意为“政比天高,盔(即权力)比山坚”的涵义,合起来意为“天山赞普”。
据说就在这一时候,藏王囊日松赞开始自称其国名为“吐蕃”,其藏语原音大概为“stod Bod”,意为“上蕃”。
此后,囊日松赞常驻苏毗故都辗噶尔,为了防止娘氏、韦氏、蔡邦氏等豪强大族势力做大以保持政治上的平衡,赞普遂刻意物色和培植原来地位较低、同诸大望族存在一定矛盾的当地土著力量,一个不怎么显眼的辗噶尔当地小豪强——噶尔家族于是幸运中选。
这一家族原是苏毗国王的家臣之一,按照吐蕃历史文书的记录,它发迹于“蔑布一个小山谷里”,既属于有一定影响力的土著势力,又不如娘氏、韦氏等声望显赫。因此,当权势显赫的前任大论(即吐蕃群臣的首脑,一般译为‘大相’)蒙·赤多日芒策去职以后,囊日松赞就让该家族出身的噶尔·赤扎孜门继任为第二任大相。
据说这位赤扎孜门其人“贤明、果断、刚直”,而且还有一个独特的本事——能够猜到别人的心事,按照敦煌保存的吐蕃历史文书的推测,他可能有相当深的心理学造诣或察言观色能力,文书中写道:“有三宾客结伴同行,彼能知第一人所想何事,第二人所想何事,第三人所想何事。后,问诸三友人,真耶?伪耶?此三人心中所思,口中所言,竟与赤扎孜门所言一一应验”。由赤扎孜门开始,在吐蕃历史上发生重大影响的噶尔家族陆续入相吐蕃宫廷。
到了囊日松赞的儿子松赞干布的时候,噶尔家族的首领噶尔.东赞域松——即汉文史书中所称的“禄东赞”——成为了藏王的智囊,协助藏王谋划统一雪域高原的伟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连汉文史书中对禄东赞的能力也赞不绝口,说他“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吐蕃的主要目标,自然是苏毗灭亡后西藏唯一能与吐蕃抗衡的象雄,而其攻占象雄的具体过程,则充斥着阴谋和背叛。
象雄王国统治着广袤的阿里高原以及帕米尔高原上包括克什米尔地区在内的相当大的一片区域,古代汉文史籍中,这个国家通常被称为羊同,汉文史书中说:“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对照一下藏文史书所载:“象雄与上部克什米尔相连,北接于阗雪山及松巴黄牛部之静雪,南抵印度和尼泊尔。”二者基本一致。
这是一个曾创造了相当发达文明的国度,拥有自己的语言,甚至很可能有自己的文字——有一种说法认为藏文就是象雄文演变来的,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从这里起源,甚至后世有学者认为,象雄很可能是羌族的发源地。
苯教史书《世界地理概说》将象雄分为内、中、外三部,其中内象雄位于冈底斯山西面三个月路程之外的地区,大概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中象雄位于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在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外象雄位则于青海的安多上部,如果这种说法成立,象雄的疆域将相当辽阔,远不止阿里高原一地。
唐代史书《通典》曾如此描述羊同奇特的葬俗:“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多杀牛、羊、马,以充祭祀,葬毕服除。”
《通典》说大羊同国有胜兵九万,即使其中有一定夸张的成分,但该国也无疑是青藏高原上一个相当强大的政权。
前面也曾提到过,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为了笼络这个雪域大国,曾与之联姻,将松赞干布的妹妹嫁给象雄王为妃,以免除征伐西藏各小邦时的后顾之忧,因此象雄与吐蕃的关系一度十分密切,象雄王的家臣琼波氏甚至出仕吐蕃王廷,在吐蕃初期的政治生活中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到松赞干布即位时已成为权势显赫的大相。
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这位来自象雄的吐蕃权臣琼波.邦色后来图谋不轨,他邀请赞普去自己的领地赴宴,实则打算杀死藏王阴谋篡位,松赞干布答应了,并先派东赞域松去打前站安排接待事宜,这位机智的大臣到达后立即发现事情不对头,马上跑了回去向赞普汇报,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成功的谋杀。
史载,这位邦色也是个当断则断的人物,发现自己的阴谋暴露后,他马上叫来儿子,命其割下自己的人头火速献给藏王请功,随即自刎。其子于是立刻奔向王廷,向松赞干布献上父亲的头颅,赞普没有理由处置这个“大义灭亲”的家伙,只好宽恕了其家族。同时,藏王论功行赏,噶尔.东赞域松被任命为继任大相。
琼波·邦色伏诛以后,引起象雄王族对悉补野氏的强烈不满,而嫁给象雄王李弥夏的吐蕃公主赛玛噶的遭遇,更给双方已经岌岌可危的关系火上浇油。
按照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松赞干布的妹妹赛玛噶来到象雄后,并不太受象雄王待见,李弥夏国王喜欢的是另一个王妃,对为这场政治婚姻而娶的吐蕃公主没什么感情,导致后者怀恨在心,赛玛噶王妃于是既不养育子女,也不处理家务,直至与国王分居。松赞干布得知后,派使臣前往象雄试图调解妹妹夫妻之间的纠纷。
吐蕃使臣拜见公主,公主问候了王兄的身体健康,却对兄长的劝解信笺不置可否,随即她引吭高歌,歌中唱道:
“我出嫁之地,
是尘土漫天的城堡,
地域宽广,
但不让人羡慕。
从外看是险峻山崖,
从里看是黄金珠宝。
我面前展现的,
一片无边无际,
我两眼所见的,
只有苍白和崎岖……”
大概意思是,在别人看来她的生活和处境非常优越,实际上痛苦却难以想象,陪伴自己的惟有辛酸的眼泪。
公主继续唱着幽怨的歌曲:
“羌塘草原上,
野耗牛孤独地叫喊。
山上有人招手,
山下有人放套。
杀死这头野耗牛吧,
青瓦达孜得到头和角,
有功者获得血和肉……”
(按,‘青瓦达孜’指吐蕃王宫,其遗址在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的青瓦达孜山)
唱完后,公主并未给赞普带任何书信,只是说听到哥哥心身安泰,心里就非常高兴了,临别前,她给使臣一个袋子,说是给王兄的礼物。使臣回来,将袋子交给藏王,松赞干布打开后,见里面有三十颗精美的松耳石和一顶女人的帽子。
赞普看着礼物,根据公主所唱歌词反复推敲,终于明白了:“妹妹这是告诉我,如果我们敢于攻打象雄王,就佩戴男子汉的松耳石,如果不敢进攻,则与妇女一样戴上这顶帽子。”据说,受此刺激后,藏王立即发兵攻打象雄,吐蕃军队粉碎了象雄王的政权,将象雄全境全部纳入了赞普的管辖。
这段描述充满诗情画意和演义色彩,实则征服象雄并非易事。根据敦煌保存的另一份吐蕃文献记载,对于征服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松赞干布相当谨慎,出兵前有过精密的筹划,吐蕃各位著名大臣均参与其事,吐蕃军队在松赞干布的亲自统帅下,费时三年,终于打败了象雄,杀死了象雄王李弥夏。
根据汉文史书的记载,一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和五年(公元631年),唐朝还有羊同国进贡的记录,而到了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蕃之间已发生了直接接触,再也没有象雄使者的踪迹。据此判断,松赞干布灭李弥夏的军事行动应该发生于公元630年至634年间。此后象雄大部分国境已并入吐蕃,虽然象雄王子李聂秀仍继续组织抵抗,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到公元644年,象雄的残余抵抗力量终于被吐蕃全部消灭。
象雄王国的历史就此结束,吐蕃的领地已扩张到了克什米尔东部一带,并为其以后与大唐和阿拉伯两大帝国争雄于中亚打下了坚实基础。
象雄之役,是松赞干布在本土上发动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兼并战争。敦煌吐蕃历史文书总结这段厉史时说:“此王之时,出兵象雄,统其国政,破象雄王李弥夏之政权,收编象雄一切部众为庶民。”
至此,西藏本土归于一统,但吐蕃征服的铁蹄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它如果继续扩张领土,就势必与青海的吐谷浑汗国甚至中亚及蒙古高原强大的突厥汗国发生冲突。刚刚崛起的吐蕃王朝,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全文完】
笔者说明:
《天降赞普——吐蕃王朝的崛起》至此结束,关注吐蕃历史的朋友,欢迎移步《龙狮之舞——唐蕃争霸英雄记》继续观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7 层
🙂《7、黄帝与仓颉》 20 京华烟云AMIP 字6828 2011-09-28 00:59:39
🙂看起来西藏和印度的往来一向比较密切 随机微分算子 字104 2011-12-21 06:36:20
🙂吐蕃与印度之间曾隔着象雄 4 京华烟云AMIP 字272 2011-12-29 11:53:34
🙂《8、一统雪域》【全文完】
🙂那个象雄的国王 连续杀人 字38 2012-05-08 18:10:50
🙂CONG! 奔波儿 字8 2011-10-04 06:22:26
🙂RE:CONG! 京华烟云AMIP 字82 2011-10-05 00:23:01
🙂您的文章会有越来越多人关注的! 1 胡乱三刀 字90 2011-11-29 04: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