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由明治维新前日本的识字率想到的问题 -- 花生米
70%太夸张了,我看的材料是40%。另外不止有寺子屋,各藩国有各自的藩校,藩校入学的门槛是逐渐降低的,到了幕末时期很多藩国的藩校都对下级藩士开放了
江户做过人口普查,不过仅限于自己的天领。人口普查本意是要方便征税。比如确定某村多少人种多少地,好求出来生产量(石高)。因为社会身份的差异,征税量是不同的,所以征税之前必须先普查一下确定什么人是什么身份。
各藩国也做过人口普查,目的也是确定人的身份方便征税。藩国的这种普查报告一般叫做“人别账”。这些帐目维新后基本都被政府接收了。
寺子屋的入学率和脱盲的标准真的没有研究过,不敢说。
可能是这样,首先武士阶级必须识字。因为随着内乱结束,武士阶级逐渐转为国家官员,一个不识字的国家官员是不可想象的。识字已经成为武士的象征。所以武士阶级必然识字。商人和城市居民也大多需要识字。因为他们日常要和武士和官厅打交道,识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或者必须要使用的技能。农民大多确实是不识字的。
“士农工商”等级制度森严是有的,但是等级内部的等级,也就是亚等级或者子等级则没有那么森严。比如商店内部也是可以一级一级往上升,从手代做到番头最后分出去自己开店这并不是梦想。 而内部等级流动往往都是需要识字的。
另外四书五经不是用不着的,新学派和古学派就是解四书五经意见不同划出来的。四书五经只是一种理论工具,是用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的方法。
首先兰学是一种有用的科学,日本早期兰学研究是医学占大头,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再次是武器,引进的目的是为了要打仗,毕竟战国时期火枪的表现给日本人很大的震撼。这样修习兰学的人也不是挣不到银子。第二幕府虽然不鼓励,但是并不拒绝兰学,毕竟幕府还是要了解一下外国的情况。这样兰学就必不可少。第三当时儒学家很多都学习兰学,甚至有把兰学作为儒学的补充部分的。所以兰学可以依附于儒学而存在。因此兰学可以在日本长期存在下去。甚至有兰学的小团体出现。
兰学在日本的爆发式发展的确是因为幕末国内外危机加重的原因。现实迫使日本人加速引进和研究兰学,于是兰学一下子吃香了。但是日本的兰学研究几乎都是技术流,这也就解释了老兄所讲的为何日本并非一个基础科学的强国。因为当时日本兰学研究走的就是技术流而不是基础科学。例如琴纳的安全种痘术发明之后,日本人很快也学会了种牛痘,但是日本人并不知道琴纳的安全种痘术的原理是什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讨论】由明治维新前日本的识字率想到的问题 21 花生米 字2152 2011-09-25 06:16:40
🙂个人见解
🙂日本人到寺子屋去学习不是为了读经 1 本因坊幻庵 字206 2011-09-28 07:29:46
🙂感到不解的,主要是学习的动机 1 花生米 字424 2011-09-28 12:26:24
🙂日本的条件其实不差 2 雷声 字275 2011-09-28 06:04:05
🙂日本弱是因为殖民地太少 1 黑传说 字93 2011-09-28 0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