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民国废柴蒋百里--给李肿捅凑个趣 -- 胖的卡门

共:💬165 🌺851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好吧,我们就谈谈蒋百里先生的计划

首先,蒋百里先生的计划的假想敌是日本人。

蒋百里传,陶菊隐,中华书局,1985年2月第一版P163-164

蒋百里先生断言,最后中日最后将在平汉路线以西决战。这一意见,二十年前他向龚浩说过。1938年,河南省府迁到豫西的南阳,时任第一战区参谋长兼任河南省府建设厅长的龚浩想起他的老师“将来中日战争应以三阳(洛阳,襄阳,衡阳)为我们根据地的旧话,”特地在卧龙冈建一个小亭,还勒石镌碑记载了此事。

1935年春,蒋百里向蒋介石建议:"中日必有一战,要警觉日寇模仿八百年前蒙古铁骑灭南宋的路线,即由山西打过潼关,翻秦岭,占领汉中,再攻四川与湖北。彼计若成,(我)亡国无疑。必须采取抗战军'深入腹地',建立以陕西、四川、贵州三省为核心,甘肃、云南、新疆为根据地,拖住日寇,打持久战,等候英、美参战,共同对敌的策略,方能最后胜利",熊尚厚、严如平: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第十一卷).中华书局.2002.第352,354-355,355页)

我举此事,说明早在1918年,蒋百里先生就开始为中日战争作准备,特别是他早就为中日战争作了战略方面的考虑。

蒋百里《国防论》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国防论(见裁兵计划书民国十一年出版)1922

建设之顺序——以京汉铁道以西为总根据,逐渐东进以求设备完全。

物质上之准备 一为兵器,上海广州之兵工厂,应改为民间工业之用,而于太原设兵工厂,俾与巩县汉阳成三方面兵器补充之根据地。二为装备,武胜关兖州附近,应特别设辎重材料厂等,俾南方兵力移动至北方时,得相当之准备品。三为交通,沿津浦京汉间之东西行国道及河流,应先着手整理。四为要塞,东部各据点,视形势之必要,得为要塞之设计,其要点另详。

1935年根据他的“三阳”理论,出于这一战略预测,他认为中国的工业布局,无论从地域或民族性来讲,从利于防空和坚守险要来看,应以湖南的南岳为工业核心,分布株州至郴州之线。后来,实业部讨论煤钢计划时,他着眼于战时工业布局,提出了白己的看法。他说“设厂地点,其初步小型工厂可设于安徽之马鞍山,大冶的铁和淮南的煤,运起来都很便利。一旦对外作战,九江以下都不是安全区。大型工厂宜设于株州以南、郴州以北,而萍乡的煤,宁乡、醴陵、永兴的铁,其质量都是可用的。

1935蒋百里认为,"修筑西(安)汉(中)公路实为建设后方抗战核心的根本之举。"(熊尚厚、严如平: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第十一卷).中华书局.2002.第352,354-355,355页。)

以上说明,蒋百里先生在不但考虑了在军事上的安排,他还认真的做了经济上(工业和公路的建设)的准备。

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民国十一年作)

用兵是用众,凡群众运动之要诀,第一在目的明了理由简单。国民为自己生命财产,执戈而起,此是最简单之理由,最明了之目的,是为攻击精神之核心。苟培养得宜,即开花结果。

至于述中国国防之方针:

“我国家根本之组织不根据于贵族帝王,而根据于人民,我国民军事之天才,不发展于侵略霸占,而发展于自卫,故吾今者为不得已乃创左(竖排版的左,就是下文)之宣言。

我国民当以全体互助之精神,保卫我祖宗遗传下之疆土,是土也,我衣于此,我食于是。我居于是,我祖宗之坟墓在焉,妻子之田园在焉。苟欲夺此土者,则是夺我生也,则牺牲其生命与之宣战。

“是义也,根据历史,根据世界潮流。”

国民听之!呜呼,互助!互助!

这个,是说明如何发动人民进行自卫的战争。从而解决了兵员的问题。

速决与持久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六日于柏林

至于我们中国目前既需持久作战,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决心下,来研究速决的“速”之条件。欧战法国凡尔敦所以能长久固守的原因,并非由于死守,而在于法国人能利用运动战的原则,将守军随时移动。死守一个阵线,无论设备如何巩固,在今日火力下仍可将整个战线顷刻毁灭。去年比尔波铁环的防御,建筑的时间费去九十小时,而摧毁的时间,只经九小时。

当年法德火力同等,而法国守势战尚非扼据一线的死守,何况火力平常不占优势的我国。所以在一个持久战区之内,反而是用了运动战可以达到持久的目的。简言之,这便是“以攻为守。”假如拘之于形式上持久的一线死守,是必然不能达到持久之目的,现在德国有步步为营的退却法,就是寓死守于运动中。

一个部队的火力要与运动力等同,没有运动力的火力,可名为“死火力”,所以要达到持久固守之目的,应以增加运动性为唯一条件。前方作战的部队至少要能够自己指挥后方的给养。我们装备完全的兵团差不多与德国步兵团相像。但德国步兵团后方直属的车辆,就有一百三十辆之多,假如每团加上防御战车,更需增加七十余辆汽车,才可使一团的火力得到适当的发展与运用。

这个,我个人认为是说明运动战的问题,解决如何打的问题。这里,我说明一下:我个人认为蒋百里先生的运动战,与毛主席提出的运动战的问题。

论持久战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作消耗战的抵抗,将使我军失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犯阿比西尼亚的错误。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

首先,我觉得蒋百里先生和毛主席都同意一点,不能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死守。毛主席的意见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要在广阔的战场上,迅速地前进和迅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蒋百里先生的意见是:简言之,这便是“以攻为守。”假如拘之于形式上持久的一线死守,是必然不能达到持久之目的,现在德国有步步为营的退却法,就是寓死守于运动中。那么, 要想要达到迅速移动的目地,在讨论国民党军队的前提下,蒋百里先生的意见是要多配备汽车。而在当时的中国,蒋家王朝的腐败统治之下,许多珍贵的汽车却用来运送那些达官贵人私产。可叹。

其次,蒋百里先生没有像毛主席那样明确提到发动农民组织游击队。但是他也提到“我国民当以全体互助之精神,保卫我祖宗遗传下之疆土。”毛主席则说的很详细,而且八路军就是这样打的抗日战争。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毛主席的实战经验多,是中国游击战的大家,而蒋百里先生没有真正的战争经验的缘故。这点,的确是蒋百里先生的极大的弱点。

从以上的内容,我个人觉得,蒋百里先生的计划还是不错的,战略上,持久战;并为持久战规划了生产、运输的准备,这是物;呼吁人民反侵略,保卫自己的家园,这是解决人的问题;提倡运动战,让火力运动起来,这是解决了如何打的问题。而蒋介石一心打内战,各项建设都以内战为第一,白白的耽误了备战日本的时机。

您说还有更好的计划,请赐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