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丰田市的成功人民公社乡镇企业的成败看中国农村发展道路 -- 思想的行者

共:💬10 🌺5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丰田市的成功人民公社乡镇企业的成败看中国农村发展道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井底望天对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的形成的原因的解释是很含糊的

早期的人民公社,因为没有顾及到自己内部的小圈子和中圈子的张力,就受到了不少挫折,最后在1962年的时候,回到了以小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

啥叫小圈子中圈子的张力?这个让人听得觉得又高深,又含糊,确实很简单,毛泽东当年在一平二调风盛行的时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绝对平均主义,可惜当年像他那样认识到绝对平均主义的危害的中央领导不多,刘少奇就认识得不足

为什么要以小队作为最基础的核算单位,就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绝对平均主义,小队内部确实会存在着平均主义,但是由于单位小了,平均主义就不那么严重了,而生产队本身的组织功能却可以发挥出来,确立小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体系是毛泽东建国后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

井底望天接下来对人民公社的失败的原因的解释也是比较含糊并且有不少的错误

但是人民公社最后运作失败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虽然照顾到了农民需要有一些自留地这样的个人和家庭利益的需求,但是整个结构的基调,是一大二公。

而最关键的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建立,是为了依赖农村的贡献,来支持中国的工业化。那么这种对农村的主要索取,自然就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农民的生活长时间得不到改进。这个也是导致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首先进行这个分集体行为的村庄,在淮河大地,也正是中国历史上宗族体制重建北方不如南方的一个后果。

那么在中国今天的农村组织的建设上,其实指明的一条路子,就是回归人民公社的建制。当然为了避免很多人心脏加速太快,我们就改个名字,叫做农民自治协会好了。这样的话,得罪了人就少些了。

井底望天对人民公社的失败的原因归结为

1,一大二公

2,剪刀差

首先第一点,一大二公的意思也显得含糊,这是一个多义词,更多的指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不知道井底望天到底想表达什么?

实际上人民公社最终彻底解散的根源还是---平均主义,一个生产队里面干多干少基本上一样,老实人吃亏,而偷懒的人则占便宜

剪刀差只能说明农村整体利润的下降,不能说明人民公社本身的失败,因为小岗村他们实施承包的时候,剪刀差也存在,剪刀差不存在了,承包制也依然继续,说明人民公社体制与剪刀差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

人民公社失败的原因,1是平均主义,其次重要的一点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束缚

人民公社意味着农村的青壮年必须在田里干活,甚至连城里的知识青年也必须在田里干活,而不能回城,这是一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隐性的束缚,从而限制了城市乡镇的服务业的发展,小规模工业的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是克服了平均主义,其次也是解除了加在农村青壮年的剩余劳动力的隐性束缚,农村青年要么出去做生意,要么出去打工,乡镇企业也开始繁荣起来,这样整个农村就更活了很多

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有弊端,就是造成了农村公共工程诸如农田水利的失修---但是就我老家那边来看,引水沟渠政府动用了挖掘机在那边挖,很快就挖得又宽又深

温家宝政府决心投资几万亿元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这也能够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当然,光靠政府的投入,而没有农民的自发的投入,还是不足的,那么该怎么办?

井底望天的建议是实施村民自治---问题在于村民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怎么个自治法,自治就是我只管我自己的,没有什么约束力的村民自治基本上没有用,而只要这样的自治体拥有一定的权力,在政府不介入的情况下,那么必然是谁的钱多,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必然的导致什么---就是旧社会乡绅的那种黑社会化

因此政权是不能退出的,对于农民在分田后的冷漠,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成立乡镇、县城的志愿者队伍--在我老家那边,逢农忙时节,政府是会派人来支援的。

例如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农村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农村水土保持,特产栽培等等我认为都需要党团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农民们靠什么来富裕?

井底望天的以下观点还是错误的

这样的话,对农业土地的利用,才可以从精耕细作的小农形式,发展到依赖资金和技术的现代农业公司经营方式。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从事农业的人口,才不会仅仅限制在利润最薄的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而是走入利润更丰厚的农业加工品上面。

农民之所以不够富裕的原因在于有太多的剩余人口在田地上,有太多的人依靠田地的产出作为自己的唯一的收入,而土地本身的每亩收益即使达到袁隆平刚创造的每亩9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的水准,由于依靠土地的人太多,也是富不起来

就我们那里原来的革命老区来说,现在农村的小汽车数量非常的多,甚至昔日的晒谷场根本就排不下,逢年过节的时候,公路上那是一排排的农民自己家的小汽车,为什么,都是一些出去做各种生意的人赚了钱买的,做生意的人如果连小汽车都没有是难以做生意的,也就是说相当部分的我们那里革命老区的农民依靠做生意而不是依靠农田的产出而赚了钱

反过来,相当多的青壮年出去打工,也就把大量的田地给租给留在农村的人,留守在农村的人因此也致富

如果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自己创业做各种生意(服务业,小型加工业等等),那么

就算实现了井底望天所说的依赖资金和技术的现代农业,又能够在土地上赚多少钱,所谓的现代农业更多是节省人力,而不是能够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创造更高的亩产---亩产量那还是精耕细作更好。

那么大量的农民脱离了农田该干什么?

根据前面的引文,井底望天的意思是说要搞农产品加工---我认为这个思路是错的

实际上在城乡交通体系完全搭好以后,现在至少我们那边的交通---过去有所谓闽道难于蜀道的说法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农民们的视野难道就局限于农产品加工吗?

我认为完全可以走上纯工业化的道路,当年走乡镇企业的道路,至少给现在的江浙粤打下了一些的底子,但是后来乡镇企业还是大面积的倒闭了---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进行结构调整,没有进行产业升级,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企业家们往往视野比较有限,结果往往是一窝蜂而上,一窝蜂而下,没有能够实行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低水平的重复竞争。

与中国乡镇企业的相当大面积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日本丰田市的成功,依赖于丰田这个大公司,周边地区通过专业分工协作----最终形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

井底望天的意思是说农民的流动要首先依托于中心城市,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各地区和各地区之间通过分析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确立自己的产业定位---注意在确立产业定位的时候,不能跟风,赶时髦,要因地制宜,要考虑隔壁地区的利益等等形成区域大协作,构成区域协作分工的良好格局

等各地之间的工业发展起来了,那么必然的可以吸收临近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带动临近地区的农民的整体的富裕---实际上大邱庄的成功就是依靠工业发展起来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