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美式金融绞肉机 -- 清湖渔夫
2、金融绞肉机的运转
金融市场本身是资本搏杀的场所,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将本土市场金融化,在这个市场毫无疑问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制定市场规则,就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对中小资本和非美资本展开猎杀,这是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利润来源所在。为了将全球资本或者游资赶进美国市场供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绞杀,它们不惜采用各种手段。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发动部分是为了这种目的。利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在他国制造动荡和引起地区国家的各种纠纷和冲突,让其他国家的资本寻找所谓的“安全港”流向美国,也是为了这种目的。利用自身控制的全球媒体和信用评级工具,在全球各国市场制造无中生有的“风险”和恐慌,更是为了这种目的。只有全球资本羊群向美国源源流动,美式金融绞肉机也就能够全力开足马力运转,被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大口大口地吞噬,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暴利也就源源而来。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是针对欧洲资本的绞杀,美国国债、“两房”次级债券和高盛与中国诸多公司玩金融衍生品合同是瞄准中国资本的绞杀。中投公司在美国投资什么就赔什么。在几乎所有与美国人的金融游戏中,中国资本总是折戟沉沙。购买的巨额美国国债已经被送进了绞肉机!用脚趾头都能够估计近年来在新兴的赴美收购潮中对美国已经金融化的房地产业和其它产业的收购的中国国有和民间资本的最终悲惨命运。让境外流入资本在美国市场赚钱或者获得利润,要求美国金融资本进行利益让渡或者自伤,无异于与虎谋皮。所谓美国的市场公平、体系完善和巨大的流动性,不过是在给美式金融绞肉机刷漆涂彩,打扮得再美丽也只能是弥漫着资本血腥味的绞肉机。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美国国会两党不久前在国债上限问题上的“民主政治秀”和标准普尔关于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表演,都是做给仍在信奉美国模式的市场拥趸们看的,希望这些人继续投资美国,请君入瓮。
3、海外金融攻击
美式金融绞肉机基于三个市场条件:美国金融资本在市场的资本优势、主导地位和控制力,符合美国金融资本利益的市场规则,美式市场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成为市场主流。与美国主导的国际惯例接轨和市场自由化,就是拆除阻挡美国资本输出和控制市场的篱笆墙,扩展美国金融资本的狩猎范围。以美式经济金融理论为代表的金融价值观的传播,是为了美国金融资本培养听话的、基于“市场公平”甘愿送钱的猎物群或者说交易对手的人群,这个市场人群手中掌握的是代表一国社会财富的资本。这些是美式金融绞肉机在美国本土以外市场仍然能能够运转的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市场对美国资本越开放和越自由,与美国的所谓经济金融惯例越接轨,市场结构和运行特征越相似于美国本土市场,这个国家的资本成为美国金融资本的猎物的可能性就越大。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是相对较远的例子。高盛、大摩等跨国投行在中国市场的翻云覆雨和长长的天文数字的暴利账单则是我们最切身的痛苦感受。
市场是资本赖以存活和生长的土壤,资本在市场中投入,也在市场中回流并带来利润,从而完成资本的循环。在美国市场越来越金融化的情况下,美国资本的循环方式也就越来越具有新的特征,在市场中与其他资本交易和博弈,对其他资本本身的掠夺和消灭,成为了基本的利润来源;金融市场因此也就充分发展和发达,演变成了全球特有的脱离实物财富创造、以美国资本主导的全球财富再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美式金融或资本绞肉机。这种新型的资本循环的体系,与美国的全球霸权体系共生,也越来越相互融合。《人民日报》指责美国政府的“发债成瘾”和美国报纸关于中国“买债成瘾”的回击,更像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仗,道义在利益和需要面前是一文不值的,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哪里肯再吐出来?批判和骂战改变不了资本的本性和美国资本新的循环方式;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不再将自己的财富和资本送入美式金融绞肉机和防范可能到来的大规模金融攻击!俄罗斯总理普金指责美国是寄生虫倒是看清了问题的实质。
参考文献:
《论金融市场的题材-价格模式》,清湖渔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t0s1.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finance/201105/232992.html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清湖渔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t2aw.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5/235244.html
《论市场机制和市场重构》,清湖渔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tkq0.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finance/201107/25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