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外汇局 空手买鸭子 的故事 -- 急风劲草

共:💬134 🌺31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客气,我也是门外汉,大概说一下

中国采取的是强制结汇制度。

中国有制度,每个人入境只能携带一定数额以内的外币,其余的都要按汇率换成等额的人民币。

比如一个人到国内,带了10000美元吧。比如规定是1000美元吧。那么剩下的9000美元就要按照汇率换成人民币。当然这1000的标准是我假设的,现在好像提高了。但是不管多高,也是有顶的。

那银行是怎么操作的呢?我们先看看为什么结汇,这900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好几万呢。其实银行也有理由的,在中国只有人民币是合法的货币,你来中国消费当然要花人民币了。所以就要换成人民币。等你回国的时候或者离开的时候,我再还给你。看出来了吧,其实钱还是人家的,只不过银行强制换成人民币了。美元银行帮你存着,花人民币好了。

那么这些人民币那里来的呢?因为这人换了人民币还不一定全花了,完全有可能换回来再带走的(当然也是有额度的,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些钱实际是老外的,也就是说不是国内生产的,所以这部分人民币是增发的。对应的不是国内的资产,而是国外的资产。如果老外在国内花了价值500美元的人民币,买了服务,或者商品回去,相应的,等他走的时候,就少换给他500美元。其他增发的人民币在由央行回收。这样等于做到了“以物易物”,只不过是以国外的“资产”换了国内的资产。

国内的商家卖给了老外东西,赚了500美元的人民币。这些钱就是增发的钱里的一部分。他们对应的货币是老外离开是被扣下的那500美元,存在外管局里。

情况复杂了,我们知道货和币是对应的,如果没有外汇,理论上说,国内的货和币是1:1的。现在呢,来了老外,国内的货和币出现了1:2的情况(就是说国内的币多于国内货了,1:2就是打个比方),那么多出来的币对应的是什么货呢。就是那500美元对应的国外的货。

那这500美元是谁的?国内商家的?老外买谁的东西了,这500美元就是谁的。但是国家不给美元,已经通过增发人民币的方式,把等额的人民币给了商家了。有点乱了吧。别急。贸易吗。有你买我的,就有我买你的。国内增发了人民币。如果这些人民币就只买国内的东西,肯定就通胀了。为什么,因为,实际上有一部分“货”在国外了。被外管局通过500美元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锁”住了。这就需要进口了。

还说那个老外,假如他来的时候本来身无分文吧。只有一辆汽车了,价值10000美元,于是他把汽车抵押了,换了10000美元来的中国。买的500美元的东西带回去了。回国内的时候,只有9500美元现金和价值500美元的从国内买的商品了。等他去找抵押行要汽车的时候,抵押行说,9500,少了500,ok,我们认为4个轱辘值500,就把少了4个轮子的汽车还给那个老外了。那这4个轮子呢。实际上已经被老外用来换成从国内买的商品了。只不过东西还存 在国外。理论上外管局可以把那500美元拿出来,把500美元的轮子买回来。这样国内货币比例就又回到1:1了。

这里为了便于说清楚,屏蔽了关税,路费,汇率等因素,就说外汇的进出这一圈以及对应的货物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应该明白了吧。外管局里的外汇实际是对应的国外的资产。国内实际已经通过增发的方式把钱给了来中国的老外,或者卖出商品的卖家了。要分清的是,这些外汇里增发的人民币有很多还在老外手里没有花出去,花出去的也是各国内厂家的劳动所得。凭什么平均发给老百姓呢。所以说何新的发给老百姓的说法是荒谬的。

关于外汇,现在还有个要命的。实际上按上面说的,那个老外那样消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也是理想的。但是,现在老外换了人民币不消费,等着人民币升值,或者拿着增发的人民币炒作国内市场。等国内需要石油,矿石的时候呢,又哄抬资源的价格,等于两面抢钱。抢的实际都是国内老百姓的劳动产出。国内想买点他们的技术,他们又不卖。把本来公平的交易变成了,不公平的抢劫了。这个就更复杂了。说不清楚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