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咬文嚼字nationalist -- 唵啊吽

共:💬10 🌺1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

这几个词的内涵太复杂,除了政治学还涉及翻译和语言学的问题。德语跟英语的民族所用的词汇就有所差别。

民族主义 本身就没有所谓的褒贬色彩。西方还有把民族主义分三个阶段的研究,认为现代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已经是第三阶段的 公民民族主义 ,以共享自由民主价值观而非血统划界。这个词没什么好不好戴的,亨廷顿大摇大摆谈新民族主义也没被扣死,闻之色变的当宗教徒就好。

就现在外面指责的内容来他们的 民族主义 指代的更接近于 民族主义的对外一面 即对外来各色影响的排它性,也或者可以说 民族所属国家至上 的狂热(希特勒的日耳曼至上就是典型例子)。

主权指代的是排他性的领土控制,没有跟民族存在必然联系,也不是什么150年前的事。大陆教科书上还写从1648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开始了主权的历史。当时的哈布斯堡一样是主权实体。不过国内译著很多已经介绍到国外已经趋向认为至少在马基雅维利的意大利已经出现了大部分现代主权的基本要素。

民族的定义国内接触最大的是斯大林的定义,共同的语言民族历史和心理素质。不过我更倾向认同民族实际上更接近一种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属于流动变化的存在,也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实际上是比主权国家更加年轻的新事物。散居的犹太人在现代之前就不说相同的语言,汉族在现代之前也没所谓的共同语言(在海外华人第一代这种现象最明显,方言之间的互不相通)。

典型的民族国家现象实际上只发生在欧洲地区。离开欧洲去看现存的拉美国家、非洲国家以及亚洲国家。它们立国之时能按民族划线的非常少。所以有些非洲国家是被称为 没有民族的国家。

民族与国家认同是一个很敏感的内容。中国现在还能笑得出来,以后就不置可否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