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南科大学生不参加高考随想 -- 大西洋14
这事儿还得再考证。
查了一篇资料,
笔者做了一点调查。笔者做这样的调查是很容易的,因为我所在的这所大学里,至今仍有不少当年毕业留校的工农兵学员在工作,他们中的一些,甚至还是教学骨干,也像陈来先生一样,成了博士生导师。我得到的调查结果是:从1974年到1976年,被录取为工农兵学员的,他们都经过了文化课考试。我的一位同事是1974年被录取的,据他说,1974年的文化课考试,他不仅参加了笔试,而且还参加了面试;笔试题是统一的,但面试时出的题目,往往针对的是该考生平时从事的工作以及他所报的专业,题目很灵活,与现实联系得很密切。
还有一篇,写得更详细,太长了,只发链接吧
网上还有很多文章,关于工农兵大学的,能够给人的印象就是,从70年开始恢复(部分高校,比如清华、北大、北钢),但是此时的招生没有文化考试,是定向招生。自72年开始,大部分高校开始恢复招生,73年,邓小平主政期间,对工农民大学的招生制度进行了规范,招生对象扩展到全社会。
这个条件,实际上就是只要家庭成份不错,只要想去报名,基本上都能得到推荐(主席说的95%与5%在这里应该适用),于是象张铁生这样的生产队长得和普通青年一起参加考试。也就是说,73年的文化考试,已经很象高考了,是对前三届工农兵大学制度的重大改革。但因为这一改革与当时的文革思想不适应,于是才抓出了典型产生了“张铁生事件”。
而“张铁生事件”实际上主要的目的就是拿这个来说事儿。后来的几届工农民学员,实际上仍然在进行文化考试(可能不同的地区制度不一样)。因为73年的参试条件并没有改,而当时的入学名额有限,不可能让这些人都上,推荐制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大家都是革命群众,你能说谁好谁坏,最后肯定得有一个选拔办法。
当然,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社来社去”,也就是“从哪儿考来的,毕业后回到哪儿去”,这种制度,就让工农兵学员没有以前的吸引力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更是如此)。
---------------------------------------------------------
就上面的陈述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张铁生事件是对恢复“高考”制度的一种干扰,而不是因这个事件而取消了文化考试。因为在此之前,是定向招生,在此之后,似乎也未取消文化考试。
历史的真相,有很多还是能推论出的。林彪之后,实际上民间已没有什么革命的热情了,所以才使得推荐制度失效。而推荐名额高出招生名额,必然会需要有一个制度可以进行再次选拔,当然这样的选拔考试要比高考容易多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呵呵,花慰,王爷不要哭了,张铁生人家就不哭不靠要发飙 1 dashanji 字0 2011-06-10 17:57:06
🙂你搞错历史事件了。 4 河蚌 字926 2011-06-09 23:35:39
🙂我知道张铁生是被推荐的 2 楚庄王 字410 2011-06-09 23:51:44
🙂是不是自他之后不用考了,
🙂刚才仔细看了你推荐的两篇文章 2 楚庄王 字577 2011-06-10 08:47:27
🙂也不能说73年是高考 河蚌 字299 2011-06-11 18:55:35
🙂你说的第二篇文章里明确说了:73年以后统一高考没有了 1 楚庄王 字212 2011-06-11 19:22:00
🙂仍然是工农兵大学生 1 河蚌 字2343 2011-06-11 20: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