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南科大学生不参加高考随想 -- 大西洋14
我大一的时候去现代文学馆帮忙整理书库,同去的还有一帮人大的学生。干了四个小时后(九点开门,十一点至下午两点吃饭午休,四点半下班),他们拿出几张“社会实践表”,那里的日期一栏他们已经填好了,管理员不好意思拒绝,就签字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们。
即使不造假,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导师很注重他儿子的社会经历,每年必带孩子出国。注意,可不是出去度假,几乎大半个暑假都搭进去了,逛名校,听名士讲座,在著名的图书馆里感受氛围。假期以外,平常上学期间,一有机会就带着他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宴会,让他见识各种“成功人士”。这要写简历的话,社会经历一栏很丰富了吧。但是我们接触这个孩子就觉得他活得很压抑,一点没有十几岁孩子该有的朝气。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好么。即使这么做是对的,可这背后的财力、精力以及无形的父亲的地位支持,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的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应该有一条弥补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分化,使社会鸿沟不至于越来越大,借用一个时髦的词,“和谐”!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我一直没想明白“死记硬背”是怎么和高考挂上钩的。 presario2200 字48 2011-06-08 03:18:19
🙂为什么死记硬背公平,那是因为标准唯一,而考试之外 2 月下 字248 2011-06-07 17:40:24
🙂社会经历一项就是靠钱,你以为呢,人美国人玩猫腻就是靠这个 1 霞那罗 字0 2011-06-13 21:56:54
🙂社会经历造假太容易
🙂衡量是否公平的标准就只有“标准唯一”一条?覆盖面呢? 夜月空山 字36 2011-06-07 23:09:18
🙂说个我们家的事 1 本因坊幻庵 字158 2011-06-07 08:58:22
🙂总不能老是拿个案来批评现行制度吧 江湖萝卜 字80 2011-06-12 05:24:28
🙂当年啊 本因坊幻庵 字117 2011-06-12 06: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