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北方夏粮大丰收看农业预测的娱乐化 -- 种植园土

共:💬50 🌺349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地方多报灾情,可以争取中央补助。

站在地方立场上,这种做法无可非议。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npol/pages4/cnpol110529.shtml

官员“报多不报少”

  为应对旱情,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先后下达抗旱补助资金19亿6000万元人民币(约3亿9000万新元),调度三峡水库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努力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旱用水及航运安全。针对旱情仍在蔓延,官方透露中央财政还将下达一批特大抗旱经费支持重旱省区抗旱。

  不过有关人士指出,中国面积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并不奇怪。官方及时通报灾情、积极救灾的行动值得肯定。

  但与“报喜不报忧”官场潜规则不同,对于不需要官员负责的自然灾害,一些地方政府宁愿“报多不报少”,甚至有意夸大灾情,以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同时也为彰显地方官员的抗灾政绩埋下伏笔。

  2002年湖南水灾、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都出现一些地方虚报夸大灾情的情况。

  汶川地震后,一些轻灾区在汇报灾情时,把一般隐患的房屋报成危房,倒塌了10间房要报15间,轻伤员也要报成重伤员,一些损失不大的企业也夸大损失,要求政府注入资金才愿意开工。

  一些媒体为了轰动效应也愿意炒作灾情。例如今年旱灾,5月21日长江中下游明明普降中到大雨,旱情得到明显缓解,但一些媒体近几天报道旱情时,仍用5月20日以前的大旱图片,以表现旱情严重。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地方一有灾情就赶紧请记者来照相拍电视,力争轻灾报成重灾,甚至花钱买版面、买时段,也要让“受灾严重”的消息传播出去,以争取上级拨款和社会关注。

  有关学者指出,中国目前没有对救灾拔款实行统一管理,很多部门都掌管一些救灾资金用于不同领域,例如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等,给地方夸大灾情要救助款提供了可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