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偷听“敌台”的集体记忆 -- 潮起潮落

共:💬187 🌺74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起“偷听敌台”来

我也算“老资格”。别看岁数没那么大,开始听敌台可是从小就开始。

最早是在成都,住的地方就见有大人端着大号半导体,不但把拉杆天线抻得老长,还有在天线端头再缠上一截铜线的,还得偷偷甩在窗台外面,把音量关得很小很小,耳朵贴在喇叭上一声不吭地听。我趁人不备偷听过两次:一次听到很浓郁的印巴风格的音乐和实在难辨的汉语,估计是印度的;还有一次听见一首听好听的但是断断续续的音乐,长大之后知道那叫“扬基进行曲”,估计那是美国之音。

再后来到北京,发现“听敌台”在有些环境下竟然是半公开的事儿。有的老头儿家里甚至用的是退役的收信机,那信号可就比民用半导体电子管啥的强上老鼻子了。老头儿们常是是躲在间小屋里,头戴耳机的模样挺可笑,一边仔细认真地听,眼睛还“贼溜溜”地盯着门,一有小孩进来赶紧关机器打哈哈把孩儿们往门外领。还有那个别老头儿脾气大,直接一挥胳膊一瞪眼,骂个不出声的“滚”!我们这帮屁孩儿也就赶紧撒丫子撤。

老头儿不在家的时候,大哥哥们也去听,仍然往外轰我们小点儿的:去去去,小孩甭听这个!不听?不听才算见鬼呢!越不让听越听,听不懂也听。

苏联的“莫斯科”,确有个女播音员,似乎岁数不小了,声音空远、一本正经、干巴巴的,腔调乱拐弯。但“莫斯科”的呼号音乐很好听,悠悠扬扬的很气派,据说好像是模拟的克里姆林宫大钟。另外苏联还有个“和平与进步”,里边有个老头儿似的嗓子,汉语说得比“莫斯科”那女的利落,只可惜满口济南腔儿,我每次听都想笑。

朝鲜台,铿锵有力倒是没啥印象,不过听过一次“社员都是向阳花”。这歌从外台听过来,忽然就觉着很别扭。

VOA,这个当然有。还记得“请各位听众起立,迎接我们的美国国旗”,背景音乐好像是“扬基”,弄得我一直都把它当成美国国歌。

BBC,主要是新闻,词句啥的没那么有针对性和煽动性。有一次听见伦敦市场黄金价格,XX英镑,引发我们小孩儿的“金子到底值多少钱?”的大讨论,还有人自告奋勇要去王府井银行里去打听打听。更有趣的是这位“某人”如今再也不用去王府井了,出门溜个弯就行——人家搬英国住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轧金子”时候埋下的情结。这是玩笑。

台湾听过两个:“自由中国”和“青年战士”(?),说实话真没觉得“一样儿一样儿”的,只是觉着语速慢,调门低,声音比较柔和。潮起潮落听到的“共军弟兄”是不是专门“心战”的地域性广播啊?我记得那时候台湾广播里也是“匪”来“匪”去的,张口闭口“伪政权”,还有“XXXX同志请注意收听。。。”,还有“复兴基地”,还有“总统训示我们。。。”,反正把小孩们听得紧张不已,个个凝神闭气的。

香港有个传教的电台,每听都是“主告诉我们。。。”什么的。

没听见有德国电台,澳洲电台也是后来听的。

我忘了究竟是不是新加坡有个电台,时常放些“靡靡之音”,曲多歌少,有国语歌,但当时并没有听到过“邓丽君”之类的芳名。

好像是84、85年前后吧,沿海部队好像对收音机管制很严,战士干脆不准有收音机(手表也不许,为嘛?),不必要的干部自己的收音机都把短波掐了,辽东某驻岛雷达站的一个技师就因为偷听广播还被发了通报,人也给处理了。正好此人是某首长家一亲戚,还跑北京来找人喊冤,我们听说之后还乐了一阵子,印象挺深。

再后来长大了,倒是只听听VOA和BBC了,夜深了才听。听着玩儿了。好像这时候NHK冒出来了,还在节目里教日语字母发音,不过NHK的播音员是在哪儿练的啊?我总觉着那是机器人的声音,非常的僵硬。

小蒋去世之后,台湾电台里每到夜深人静就开播“蒋总统留给我们的话”,其实就是小蒋语录,什么“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之类,内容空泛但阴气森森,跟闹鬼儿似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