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 桥上
孔子与圣人
看了孔夫子的高标准,最大的感觉就是恐怕只有“圣人”才能成为“君子”,我这里说的“圣人”是我们现在语义下的圣人,但是当时的人要是说“圣人”,就未必是我们今天这种圣人了。
在《成十四年传》中,有著名的一段话,如下: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p 0870)(08140401))一般人们常常认为,其中提到的“圣人”就是指的孔子,其含义也与今天一般所说的圣人类似。但仔细考察,也不一定,传中所称的“圣人”,未必是指孔子,尤其未必是指我们现在语义下的圣人。
《汉语大字典》“圣”字条有言:《说文》:“聖(圣),通也。从耳,呈聲。”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甲骨文)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聖之初谊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为‘通’;贤圣之义,又其引申也……许君以形声说之,非是。聽(听)、聲(声)、聖三字同源,其始当本一字。”左传中共九处十二次提到“圣人”,除此处所引之成十四年传以外,成十六年传“惟圣人能外内无患”,襄二十七年传“圣人以兴”,襄二十九年传季札所言“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慙德,圣人之难也”,昭四年传申丰所言“圣人在上,无雹”,昭七年传孟僖子所言“孔丘,圣人之后也”、其转引臧孙纥(即下面的臧武仲)之言“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以及桓六年和文六年传“圣王”,文二年传“圣贤”,又成十五年传“圣达节”、“虽不能圣,敢失守乎”,昭二十六年传“王甚神圣”,襄二十一年传引逸书“圣有謩勋,明徵定保”,昭六年传引逸书“圣作则”,这些“圣”字或当都用的是“贤圣”之义,即如杨先生所注的“最高道德”之义(成十五年传注)。但成六年传“圣人与众同欲”,襄二十二年传“焉用圣人”,哀十八年传引志“圣人不烦卜筮”,以及文二年传“齊圣”,文六年传“圣哲”,又文十八年传“齊、圣、广、渊、明、允、笃、诚”之“圣”,应当都用的是“圣”字之本义,即“通也”。其中成六年传“圣人与众同欲”,是有人劝栾武子从众,我体会这里“圣人”说的正是“通人”,明白人也。襄二十二年传的“圣人”指的是臧武仲(即上面的臧孙纥),杨先生注引论语宪问孔丘云“若臧武仲之知”,说此人“料事常中,故当时谓之圣人”,亦当是指的“通人”。哀十八年传引志“圣人不烦卜筮”,考之上下文,传文之意应当也是明白人是用不着反复占卜的。至于文二年传“齊圣”,文六年传“圣哲”,借用杨先生的方法,这里“齊圣”和“圣哲”均是二字并称,很可能是义近词连用,考虑到“齊”和“哲”的意义,在这里“圣”字训“通”可能更合理。而文十八年传“齊、圣、广、渊、明、允、笃、诚”之“圣”,杨先生在注中引了孔疏“圣者,通也,博达众物,庶事尽通也”。正可与《汉语大字典》“圣”字条另一段相印证:《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传:“圣,无所不通。”
总之,《左传》所言“圣人”不都是大贤大德,我体会《成十四年传》中的那段话重点在讲写作的技术,所以这里的“圣人”作“通人”解可能更合理,因此不必是孔子。如果《成十四年传》中的这段话不是专指孔子,则一直以来流传的“孔子作《春秋》”之说就又少了一个著名的论据(有关孔子没有作《春秋》的详细论证可见杨先生的《前言》)。从春秋战国到现在,无论是“君子”,还是“圣人”,其含义都有巨大的变化,我的体会是,阅读古书还是应该细考有关字词当时的含义。以上考察,只是“班门弄斧”,希望由此得到各位先生的指教。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3孔子与圣人
🙂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2君子与孔子 12 桥上 字10538 2011-05-19 00:16:01
🙂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可供参考。 1 南方有嘉木 字0 2011-10-22 20:53:48
🙂读书有得 桥上 字1058 2012-08-19 06:20:27
🙂是,母亲身体不好,两月内晕倒两次, 5 南方有嘉木 字144 2012-08-20 13: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