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不要再污蔑抹黑农民 -- 蒜末菱角藤

共:💬154 🌺574 🌵6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陈锡文:对农民来说 城镇化是土地被拿走房子被拆掉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

陈锡文表示,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是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状况的巨大的杠杆。我国也将是世界上最艰难、最漫长的城镇化国家之一,我国今后的城镇化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更加自觉、理性的推进。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很多人是“被城市化”的,一些专家最尖锐的批评是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是“伪城镇化”。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却被统计为城镇居民,比如进入城镇务工的一亿五千万农民没有城镇居民的权利和待遇,但是却被统计为市民。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都是按居住地统计,但是我国有复杂的情况。

陈锡文表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降低12%才能真正反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是35%左右。

第二,低成本的城镇化推进不可持续,它会使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我国的快速城镇化与低成本推进有直接关系,包括低地价、低工资和大量污染排放的低成本治理。过去一两万元就可以从农民手里征地,现在越来越难,还易引发群体事件,造成社会不安定。农民工工资也在一直走高。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不允许污染随便排放。

陈锡文认为,应该客观理性的分析我国的城镇化。城镇化对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来说,已经是一种改善的生活状态,住房在改善,环境在改善。但是对农民来说,以往的城镇化是土地被拿走了,房子被拆掉了,进城后还没有应有的权益。

陈锡文认为,从产业角度说,农业有三个特点:

第一,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都可以流动,但是土地是不能移动的。如果想让土地有更多的产出,就只能对它进行更多的投入,比如改良土壤、修建水利。另外,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可以永续利用,不像机器存在磨损现象。农地的这些特点,它决定这个产业和其他的产业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农业的劳动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包括庄稼、畜禽、水产品、树木等。这使得农业变得极为复杂,会受到时节、天气状况的影响。

第三,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比如冬小麦要在十月底之前种下去,到五六月份才能收割,在期间的八个月时间中,一亩地只要有12天在地里就行了。

陈锡文称,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已经很小,不能再进行分割。一方面要提倡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又没有制度禁止土地分家析产,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个农民家庭的土地至少分了两次家。

陈锡文认为,我国的农村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外来者进入传统的农村社会,会产生什么后果还很难预料。农村的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与整个社会制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做了明确的部署。只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内容和方向,坚持推动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农业就可以不断前进。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518/4036700.s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