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内伤也会出现“发热” -- 弦音醉舸
对于五脏热病的治疗,在《内经》时代,当然是针刺疗法,由于每一脏都是一个系统的简约,所以五脏热病的治疗,并不仅在本脏经脉针刺,而是脏腑皆治:肝热刺足厥阴、足少阳;心热刺手少阴、手太阳;脾热刺足太阴、足阳明;肺热刺手太阴、手阳明出血;肾热刺足少阴足太阳。
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刺治疗依据具体病症部位而化裁,先治疗发热出现之前的病症,临床可能更容易获效: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手太阴;热病先手臂痛,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热病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阳;热病先眩,胃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太阳之脉。
针刺法的实施,必要是需要配合物理降温法:治诸热病,已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寒多,身寒而止。若上述针治获效不大,则应当祭出热病法宝级的“五十九刺”:两手外内侧各三,五指间各一,足内外侧各三,足五指间各一,头入发一寸傍各三,入法三寸边五,耳前后口下各一,项中一,巅上一(这个法宝我只是听说,从未试过,近六十根针扎上倒是挺“行为艺术”)。
《内经》而后,针刺萎缩,中药兴起,对于五脏热的治疗,可推荐的实在很多,各家各派都特别擅长清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代.刘完素(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近300年中最著名的则莫过于“温病派”了,抗生素的发明,让这个流派丢掉了繁荣的市场,以至于从学者开发出清热凉血的销魂招牌来,但凡有点热的迹象,便全套扑上,大有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的潜力!君不见某某凉茶,某某凉药普天盖地的宣传么!朋友们应该能从这段语气中看到我的情绪,有朋友问我“似乎对温病不甚在意?”,其实不是,对于温病学派我有很高的评价,他们在中医历史的进程中,为中医学积累大量的宝贵的临床实践资料,有着灿若星辰的医家群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已经做的够好了。但这些荣光,有着那时代特定的印迹,我们可以有选择的继承精华,而不是盲目的不假思索的拷贝!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我项痛用葛根汤,背痛用麻黄汤 赤脚学生 字0 2011-04-22 22:12:02
🙂凡是伤寒感冒 2 郭立中 字184 2011-04-28 06:06:53
🙂不敢出重手,造成中医成了名副其实的慢郎中 赤脚学生 字0 2011-04-28 19:35:42
🙂(二)
🙂刘完素在现在也发展了一个分支 紧箍奏 字181 2011-04-21 18:16:45
🙂刘太医谈养生 1 炳利 字224 2011-04-29 04:17:59
🙂我是最早一批接触和实践者。也用过其秘药。 紧箍奏 字175 2011-04-29 06:15:11
🙂那是个骗子啊 弦音醉舸 字114 2011-04-29 0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