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伤寒论》辨六经病的理论渊源 -- 弦音醉舸
黄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腰脊皆痛。
---- 伤寒在人体的最早表现,是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出现各种症状,这是由太阳经脉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
---- 我们知道,卫气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当寒邪侵袭人体全身后,全身之气多少都受影响,当然最薄弱的足太阳首当其冲了,最早出现症状。但当入夜,卫气入腹,次晨外感寒邪没有解除,这时卫气欲行体表就不再那么容易咯,大量卫气郁滞于体内,积聚化热,于是发热加重,而足阳明又是胃的附属经脉,这个时候,足阳明经脉会是体内热量的惟一出口,所以出现足阳明循行部位上的各种见症,也就不奇怪了。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
----前文强调过了,寒邪侵袭人体,带来的是人体全身性的变化,只是因为生理特性的差异,因“敏感”而较早出现症状而已,当体表气机因寒邪郁滞,而体内气机又因卫气积滞而致热量积聚,外寒内热,外寒欲内入,内热欲外出,两者相争,这个时候,由于足少阳特殊的生理特性:少血多气。由于少血,当外邪侵入带来全身症状时它是影响最小的(邪由孙络入血络,入经......),由于多气,它对外寒的抵抗力有是最强的,所以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是外寒郁滞的最薄弱环节。而当体内热量积聚有外出需求的时候,会自动趋向外来寒邪在人体的薄弱环节,这会带来大量的热量和气血,超过了组少阳正常的生理范围,故而会出现其循行部位上出现各种症状,且肯定是实证。
三经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腑也,故可汗而已。
----如果卫气在体内的郁积生热没有造成胃腑津液的过度损伤(没有出现腑实证),那么发汗是最佳疗法!一来汗出则寒邪散,体表卫气复,二来体内积热因汗而散。所以《伤寒论》中在太阳病篇包涵了有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见症的处置法,都是以宣通表里气机为第一选择。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如果“三日少阳受之”但体内郁热并没有能在足少阳这个位置打破外寒的约束,那么体内逐日积蓄的热量只会带来自伤,损伤部位首选,当然就是与胃关联密切的脾藏了,脾藏多血少气,体内的邪热会带来大量的津液损耗,脾藏多血,那就责无旁代,其附属的足太阴脉循行的部位,亦因之有见症。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如果在脾脏及足太阴这个环节,体内的热量还没有消解,那么“壮火食气”,体内的火热需要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了,肾藏恰恰又是五藏之中“多气少血”之藏,肾脏气血因之大量损伤,便有出现肾脏不足之症:口热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五藏各有自己的分工,肝藏主疏泄,不但疏泄正常的气血津液,还能疏泄五脏出现难以负荷各类病邪,现代医学称之谓“解毒”。当体内邪热损伤至肝藏时,当然也会出现肝经的见症,但由于肝脏独特的生理特性,这里往往是“邪气”的不归之地,邪热要么战胜肝藏(死亡,即下一条“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要么就是邪热被一点点消解,此时体表郁滞之邪在身体功能的对抗下亦逐日而衰,于是正气渐复,其过程理论上即以下八条条文(再次强调一下:这是“常变”之“常”):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十日太阴病衰,腹如故,则思食饮,欲食;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咳;
十二日厥阴病愈,囊从少腹微下,
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
----------------
已过子时,睡觉要紧,呵呵,天明赶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三)兼总结 12 弦音醉舸 字2317 2011-04-20 07:02:48
🙂逐篇送花,期待后文 阴霾信仰 字0 2011-04-19 20:49:18
🙂谢谢支持 弦音醉舸 字20 2011-04-20 02:28:06
🙂(二)
🙂我写两句 3 郭立中 字713 2011-04-21 04:46:13
🙂1伤寒论与素问应该存在理论渊源, 3 秦三光 字1890 2011-05-12 13:45:51
🙂有个疑问 和尚工 字92 2014-12-15 00:05:34
🙂兄所提出的问题,1,阴阳,2,三阴三阳。 秦三光 字2467 2014-12-16 18: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