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存在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数据证明 -- 黑岛人

共:💬704 🌺2574 🌵2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展经济和汉语教育问题的确当务之急

我是在75前后一段时间接触维族人多一些,当时我住的小区外面不远开了一家维族的餐厅,一个北方人长期吃腻了大米,再加上是穆斯林饮食的缘故,去的自然多一些。也就是这个机会对他们多了些了解并交了朋友。

这家餐厅的老板和雇员全是来自喀什的,一个觉得很严重的现象,雇员里打囊的、烤肉的、端盘子的服务员几乎一半(总共大概8、9个人)年龄在30岁以上,而且都是男人。其余的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这在其他都是以小姑娘为主餐厅是不可想象的。有次和其中一个端盘子的闲聊,对我提出了帮他找个工作的事儿,意思是说工资太低(包吃住一个月800,这可是浙江,其他普通餐厅的服务员远远不止这个水平)。看年龄有40多了。技能没有、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用说了。回去想了好长时间,我只能是爱莫能助。

另外就是语言问题,几乎全是蹩脚的汉语很难让人听得懂。见过几次因为交流障碍与客人对着眼着急的尴尬场面。书写上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全是以维语为主(主要是菜单)。其中老板娘的女儿阿依莎值得关注下。出生在新疆,但入学一直在这里。汉语读写水平比他妈妈强太多了。不看面孔你完全识别不出是维族的。这种到沿海的二代维族将来融合前景是可以肯定的。

试想一下,这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维族青年,没有技能、语言不通,不具备任何社会竞争力。一旦失去起码的生存保障,铤而走险加入极端组织或做出一些危害民族团结的事就难以避免了。

解决之道是打破现有的生活格局,让汉族走进去,维族走出来,下大力气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没有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都是空话。总看到一些对维语教育不满的人,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南疆地区,二把刀维族汉语老师能教出多好的学生?何况本身就是母语--维语的生活环境,即便下大力气一旦脱离课堂就没有应用提高的可能了。(我们从小学英语,可有几个在国内的英语水平可以去菜市场买菜?),学习汉语造成对维族文化的遗忘,这往往都是民族知识份子才会想的事,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过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文化谈何文化保护?大字不识一个操心民族未来?虽然存在但多少有点扯淡。当然也存在一些心态问题。但并非主要或突破口。

在这里我想寄语那些对民族地区缺乏了解而动辄民族群体和国家政策攻击的人。不妨去走一走掌握些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名志愿者帮助他们。这才是务实。是在不具备条件也可以到当地的新疆餐厅吃几次饭,也是个沟通了解的窗口,维族的过油肉拌面可是一绝。口福也享了。而不是隔空打嘴炮,起一些反作用。

至于一些缺乏数据支持就口水四溅,对汉族人口增减表上细微的变化高呼忧心忡忡,要灭绝了之类的,不客气的讲,觉得你是在侮辱汉族,一个占绝对数量的主体民族退化到这种地步了?13亿PK2000万亏你说得出。

通宝推:Alarm,添奕,洗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