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司马平邦:我为什么没有被《高考1977》感动?

1970年代末,大规模的知青返城潮里,确不乏悲悲戚戚,但那悲悲戚戚多不是因为生活的困苦,若以现在人的生活水准观当时,自然穷苦不堪,但当时,平常的平民生活一样是乐多于苦,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总能随遇而安,而且战天斗地,在那个时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近似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在东北我几乎没听说过如云南知青遭遇的那些无限悲惨的境况——就是生活富足的今天,其实人们的烦恼并不比当年少多少;当时,当地人与知青们的融合已经相当密切,所以,返城之时的悲悲戚戚多缘于人与人之间的伤离别,而当时作为“坐地户”的我家已经成为知识青年们的第二个家,那段家史中记载的也多是生活的欢欣,大时代有大时代的哀愁,但小家庭有小家庭的幸福,这本来就不冲突。

  所以,看到《高考1977》在这些往事过去30年后还只用无尽的痛苦来注解“知青返城”这桩大事件,总觉有简单化处理的嫌疑。

  返城,即回家,在东北农村“生活和战斗”了近10年的知青们总得在青春期的末尾找到归宿,而且当年上山下乡之初的“上意”承诺并不是让他们永远变成农民,把邓小平主持推动的恢复高考注释为给了所有下乡知青们一个“胜利大逃亡”的机会,这样的注释对现在的观众的引导是曲意的。

  即使是恢复高考之前的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制度”虽然不尽合乎选拔人才的规律,但那个时代,利用此制度作奷犯科者还是极少数;而且,恢复高考的指令一来,欢欣雷动者有之,但无所谓者更多之,人们只是把它当成生活的又一次变迁机遇,不会如电影中抒写的那样,这一大群棉衣褴褛的知青在四野茫茫的大山里冲刺,望着错过的火车哭泣,似乎赶不上这趟车,他们的生活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悲情,更从来就不是生活的最大公约数,既然要生活,你总得承受,也总得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我们所受到的传统教育里,“旧社会”就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在这部电影里“没有高考”的东北知青生活也好像成了“旧社会”,起码这部电影并没有算准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其实,任何时代,只要经历过去,回头看都有它们的不幸和美满,《高考1977》里一直很自卑的小根宝的死不足以用来抨击1970年代末期的东北农村,高考确实转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更多人的命运——毕竟极少数人读过大学——是靠着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一点点改变的,30年后我们也用不着为某些人的一纸指令不停地感激涕零,那只是一个必然发生的生活过程罢了,而真正沉淀下来的永远是中国人乐观生活的精气神。

  改革开放30年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但改革开放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它也只是这个政权和国家经历的一部分时间,我不喜欢也不同意《高考1977》里那种一朝高考恢复,那群下乡知青就你1959年的西藏农奴获得彻底解放一样从地上飞到了天上,那时的每一天的改变,我也是亲自经历过的,也是一占一点过来的,电影表现得并不客观;其实,现在也有很多人做很多事在为改革开放30年树碑立传的过程中连带将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开始这段30年时间打低到无底深渊里,这部电影显然是受了这样的理想,显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们在政治上有点儿白痴。

外链出处

另有一篇文章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写的,这篇文章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同的人生观人有截然相反看法。

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治基础。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党的性质与历史任务所必须。这也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根本区别。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路线今后还将实行。无论那场“知青”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动的,也无论在组织、管理上出现什么失误,但是,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的三个孩子都插过队。三年中,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收获很大。他们认识了农民,了解了国情,性格与意志行到了煅炼,学到了许多农业知识和生产的技能,学到了农民纯朴、勤劳的品质,对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帮助很大。他们没有感到什么“黑暗”、“绝望”、“灾难”,而是觉得幸运、光荣与骄傲。他们说:“走毛主席指引的路在人的一生中机会不得很多。”他们认为:“毛主席让我们在广阔天地里煅炼成长,是为我们好。”

今天,我们的三个孩子都成了国家有用之才。一个孩子在北大方正任职,一个孩子成了词作家。一个孩子在国家机关任公务员。他们始终热爱毛主席,信念非常坚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