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一) -- 忘情

共:💬36 🌺11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四)

忘情:【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一)

忘情:【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二)

忘情:【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三)

四、美韩军坑道防御体系的特点

朝鲜战争进入阵地战阶段以后,尤其是志愿军全线完成筑城作业以后,不仅稳固了战线,而且开始战术反击,挤占中间阵地及拔除美韩军战术要点之后,美韩军对筑城作业重视了起来,在前沿阵地除野战工事外,也开始大量构筑坑道,但其坑道与志愿军的坑道防御体系有着明显不同。

美军的坑道较为简单原始。以1953年美军在梅岘里东山的坑道为例,其高地鞍部之间有大坑道一条,内分两支,共长约40米,两个口,一口向东南为进出口,一口向北(我方)为观察孔。坑道高1。8至2米,宽3米,均由木料配框,有休息室三间,仓库一间。坑道内无战斗设备,顶厚3至7米。坑道口与交通沟野战工事相连,坑道口对面交通沟外侧有地堡一个,坑道为丁字型。马踏里西山有小坑道两条,长约20米,为一个口,系马蹄形的,顶厚3至7米,为屯兵用,亦无战斗设备。敌地堡和掩蔽部内均有坑道式防炮洞,长在10米以内,积土厚3米。

而韩军的坑道则要比美军复杂一些。1953年4月,由韩军驻守的官垡里西高地为例:韩军用坑道、盖沟、地堡相结合构成三层工事,错综贯通,盖沟向外并筑有射孔与投弹孔,构成环形地下工事体系。盖沟高1。4米,宽0。8米,掩盖1。8米,露出地面0。8米,内以直径20公分木材被覆;支柱间隔1。2米,上加顶材(直径20公分、长1。6米的木材或厚约5公分、长1。4米的三角钢材);其顶上不规则地堆起小麻袋(长0。6米,宽0。4米)数层;沟外用麻袋堆起高20公分,宽30公分的射孔;因其阵地低于我方前沿阵地,故用直径10公分的铁筒做成仰角射孔。坑道由盖沟内侧下挖,设有阶梯或梯子,有的修成20度斜坡,向外只有一个总出入口,系在盖沟之间内沿横向掏成,平时以麻袋堵塞容一人出入,退守坑道后则全部堵塞,并构成临时抵抗火力点,伪装良好,无特别征象。坑道幅员高1。6米,宽1米,以二十公分木材被覆顶厚3至4米,其上又堆麻袋7、8层,以加大厚度。坑道内无战斗设备,亦未储存粮、水、弹药储存也不多。

韩军阵地工事特点是阵地窄小,工事密集,我炮兵不易全部摧毁其工事;工事内部较复杂,地下形成两层;坑道与盖沟交叉错综,外面普遍堆起麻袋,我军单凭观察不能辨别其内部体系;向侧后工事较强,总出入口位崖壁下,两侧有射击工事保护;敌纵深火力亦能直接控制,使我接近困难。但韩军坑道工事的射界狭窄,极不易发扬火力,出入口小而且少,不便组织兵力向我反扑,工事内无射击设备。

喝水,扛铁牛

忘情:【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五)

忘情:【原创】魔道之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坑道攻防战术(六)

元宝推荐:szbd, 通宝推:一无所之,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