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旭日下的双发怪才——川崎Ki-64战斗机 -- 妖猫drake

共:💬28 🌺3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旭日下的双发怪才——川崎Ki-64战斗机

P.S 《“大津波”来袭——2011年宫城大地震中日本自卫队的救灾能力和问题》一文已经由《兵器》五月号采用,过段时间小猫就将原稿发出来,请大家指点指点

1. 怪异的战斗机残骸

昭和20年(1945)年9月,一群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大兵冲进了岐阜县各务原的川崎航空.岐阜工厂,他们隶属于美国陆军第27步兵师。美国大兵在形同废墟的工中厂好奇的东张西望四处乱逛,其中几个人无意间走进了一座大型机库中,意外的发现了一架大型战斗机的残骸。此时,日本已经投降,美军高层命令驻日美军将所有日本的军用机都收集起来,即便无法飞行的残破军用机机体也要全部没收运回美国。

停放战斗机残骸的大型机库在之前美军对岐阜工厂的大规模战略轰炸中吃了几发炸弹,可能有近失弹命中了这架战斗机,加上被击伤后缺乏检修和维护,战斗机残骸的保存状况很差,其机首没有安装发动机,只剩了一个仿佛鳄鱼张嘴的大洞,机翼基本保持了完整,但是与机体连接的翼根部断裂开来,翼根部原来装备的特殊装置则被拆走。因此美军大兵对这架样子狰狞诡异的战斗机颇为好奇,也留下了几张照片。

虽然只剩下一堆残骸,美军还是对这款战斗机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还专门为其取了一个“Rob”的代号,并在对川崎航空.岐阜工厂工程师的审问中专门围绕这架战斗机做了盘问和调查。经过调查,美军逐渐将调查的重点放到了设计主任土井武夫和另一位北野纯技师身上。考虑到对这二人的盘问可能会取得重要的航空技术情报,美国陆军航空队专门从ATIG陆军航空技术情报部派出了一位上尉参与调查盘问。

说起来二战中日本大规模装备的液冷发动机战斗机只有Ki-61三式战飞燕一种,但是日本航空界在水冷/液冷发动机方面的起步却不算太晚。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便从德国宝马公司引入了BMW VI式水冷发动机,BMW VI是一款12缸倒V型液冷航空发动机,1926年问世,初始型号功率450hp,改进型功率提升至630hp,川崎利用BMW VI研制了自己的KDA-5型试做战斗机,并最终演变为使用BMW VI改的九二式战斗机I型,后来川崎再为九二式换上性能更好,拥有750hp的BMW-7型,这便是九二式II型战斗机。在逐渐熟悉液冷发动机性能之后,日本以BMW IX型 12缸液冷发动机为蓝本仿制了Ha-9II式发动机,其初期性功率达到了720hp,装备Ki-28的Ha-9后期型号更达到了800hp功率。

顺便聊聊川崎生产BMW VI式发动机的一些情况。1926年当BMW VI问世的时候,可谓技惊四座,全球航空界的眼睛都被吸引了过来。但是从一战开始,英法航空界对液冷发动机就不太感冒,这也影响了美国航空界的看法。此时英国已经拥有了9缸的布里斯托尔-木星Bristol Jupiter V型星形气冷发动机,其功率达到了480hp,而美国的莱特-旋风Wright Whirlwind也在1928年推出了R-975 9缸星形气冷发动机,马力也达到450hp。此外,美国人在1917年便研制成功Liberty L-12自由式12缸液冷发动机,其功率也有450hp。因此对于德国人的成就,美英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但是另外的一些二流航空国家就没法保持淡定了,日本这边厢,川崎航空很快从BMW拿到了生产许可证,1927年便完成了国产化仿制,大喜过望的陆军航空部立刻为之命名为“ベ式四五〇馬力発動機”,“ベ”来自“ベーエムヴェー”的首字。“ベ式四五〇馬力発動機”在川崎内部代号为“BMW-6”型,以此为蓝本,据说是川崎独立改进除了BMW-6改,也就是“ベ式五〇〇馬力発動機一型”,九二式战斗机I型就使用了这款发动机。随后川崎再接再厉,研制了“ベ式五〇〇馬力発動機二型”,也就是BMW-7,用于九二式战斗机II型。注意,BMW VI的德国正统发展型,叫做BMW VII,按日本人的说法,BMW-7和BMW VII重名,却不是一回事。除了供给陆军使用,川崎航空还将BMW-7用在民用方面,这便是BMW-8型,更坑爹的是,宝马方面也有个BMW VIII,据说,还是同名不同物。

到了1930年,BMW研制出了机械式增压器,日文称为“過給器”,这就产生了BMW IX型,川崎方面反应很快,立刻同德国方面接洽技术引进的事宜,不过川崎这次不准备再老实给专利费买生产许可证了,到1933年,川崎“独自”完成了“ベ式七〇〇馬力発動機”(BMW-9),不过这次连日本人都只能承认BMW-9其实就是德制BMW IX的无许可证仿制版。

除了日本人之外,苏联人对BMW VI也很有兴趣,1926年BMW VI刚刚问世,苏联就弄到了两台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十分满满意的苏联政府在1927年10月份同德国人谈妥了生产许可证问题,德国人对苏联人从来都是狮子大开口,一口价,50000美元,而且前50台发动机每台还要再付7.5%的专利费用,但是德国人也还算是一分钱一分货,他们答应在5年内同苏联人随时交还技术材料,还为苏联培训一批工程师,协助苏联在Rybinsk雷宾斯克市建造一座航空发动机生产厂,这座德国人援建的26号工厂层长期雇佣了一批德国技术人员。

苏联方面当然明白不能全部指望德国人的施舍,苏联政府派出了国内最好的发动机设计师Alexander Mikulin亚历山大,米库林带着他的OKB-24设计局全力投入对BMW VI的研究中,经过不懈努力,苏联版的BMW VI,米库林Mikulin M-17问世,同时也开创了米库林设计局延续几十年的发动机帝国。

由于工业水平差距较大,苏联版得M-17在性能和质量上比BMW VI和日制“ベ式発動機”相差不少,第一批M-17比德国原型要重31公斤,而且功率也差一些。后来当莫斯科的24号工厂加入生产之后,M-17的质量更是变得层次不齐,尤其是厂方擅自改动压缩比等重要数据,导致产品的功率千奇百怪,其中一些比较出色的型号,比如M-17-7.3 采用了7.3:1的压缩比,其功率达到了730hp。

另外,苏联人也引进了美制自由式液冷发动机,并广泛用于飞机和坦克,因此在对M-17的改进中将BMW VI 和自由式的特点予以融合,形成了M-17F等优秀的自主研发型号。最终M-17和其衍生性被TB-3轰炸机和BT-7 T-28 T-35等坦克作为发动机,一直到卫国战争时期都没有完全退役,也算是常青树型号了。

扯完闲话,我们还是说回日本。随着国产液冷发动机下线和欧洲新式液冷发动机战斗机情报陆续传回日本国内,日本陆军航空队跃跃欲试,希望能够装备一款高性能液冷发动机战斗机,昭和15年即1940年,Ki-60和Ki-61两款使用液冷发动机的600公里时速新战斗机计划敲定,作为日本航空界中在液冷发动机方面经验最为丰富的设计团队,川崎航空此时最头疼得问题还是发动机动力不足。由于技术储备不足,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当时日本最好的液冷发动机仍然是Ha-9-II型,其800hp的功率显然不可能推动时速600英里的制空战斗机。

好在此时德国人提供了新式的12缸倒V字液冷发动机DB601A,日本航空界如获至宝,陆航和海航一致决定尽快进行仿制,陆航方面权衡再三决定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川崎航空,具体由川崎航空明石工厂负责仿制和量产。虽然过程磕磕碰碰曲曲折折,但最终DB601A的仿制工作勉强完成,国产的Ha-40式液冷发动机由此诞生,日本也拥有了功率1100hp级别的大功率液冷发动机。但根据Ki-60/Ki-61试做机安装DB601A进行实验取得的数据,即便装备Ha-40,这两款战斗机也难以达到600公里时速的设计要求,无奈的陆军航空本部只能另起炉灶,要求川崎利用更新型的2000hp功率级液冷发动机设计一款时速达到700公里的超级战斗机。

先上一张Ki-64比较少见的角度,注意其翼根的特殊设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岐阜工厂格纳库中的Ki-64残骸或者叫残体,保存状况极为糟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MW VI型12缸倒V型液冷发动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川崎的“ベ式七〇〇馬力発動機”,也就是仿制BMW IX的Ha-9后期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川崎航空的大牛,土井武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亚历山大.米库林,他领导的OKB-24设计局后来演变为米库林设计局,包括MIG-15的发动机都是出自米库林设计局之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2年围坐在M-17四周的OKB-24成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17除了称为TB-3等飞机的发动机,还成为了BT-7 T-28 T-35等坦克的奔腾之心,也算是空地两栖的全才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旭日下的双发怪才——川崎Ki-64战斗机(二)

妖猫drake:【原创】旭日下的双发怪才——川崎Ki-64战斗机(三)

妖猫drake:【原创】旭日下的双发怪才——川崎Ki-64战斗机(四)

关键词(Tags): #川崎(大圆)#Ki-64(大圆)#战斗机(大圆)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daharr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