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现在社会上非理性戾气这么横行? -- 知其何休

共:💬371 🌺2077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哦,您说的是美国选举吧?您说的国营单位具体是指哪些?

国内每四年一次选举区县人大代表

您说得是美国大选四年一次吧?根据选举法,有三年,有五年的,就是没听过四年的!

国营单位一般以单位为一个最小的选区,一般做的比较规范,有专人发选民证到每位职工手上,一般是在某一日集中投票,到现场领选票,你如果不去当然见不到选票。

哦,那您具体说说您在那一日在哪个现场举行了哪个国营单位的投票?根据您的说法,参选率高达80%,那天是何盛况?被哪个电视台报道了?

所以,如果你根本不关心选举人大代表就无所谓了,如果关心,第一个你要搞清你是在哪个选区,是在单位还是在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最后是到投票那天你有没有时间去。

您说的这个与个人有什么关系?您要是不知道您受哪一级公安机关的辖区管辖,那么您就不受公安机关约束了?颁发选民证,通知选民投票时间在哪投票,这是选举机关的法定义务!

关于候选人,至少我们学校的做法表面上看是规范的。我们学校选区每次能选两位人大代表,每次选举前都让各部门提名,好象得有二十人以上联署才有效。然后学校组织一批人在各部门提名中选出三位候选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做的。选票上除这三个人名外还有几个空格,让你填其他的名字。

对啊,我早就说过,大部分人的投票记忆都是在学校投过票!第一要应付学校的老师的自由主义倾向,第二是因为学校的学生都是还没有进入社会的人,更容易控制选举结果。

但是,大部分市民、工人反而没有投票的经历了。

事实上,您说得什么大学的选举早有明示,我给您举个例子。

比如我作为选民参加的海淀区燕园街道第二选区(北大文科选区),第一轮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初步候选人共194人,经过选区工作组成员、选民小组长和选民代表参加的一个联席会议的不公开"酝酿",变成了一个8人预备人选名单,而这个8人名单,按推荐人数排第2、8、9、10、11的初步候选人没有进入,排名第13、14的倒进入了。究竟是何原因,没有进一步说明,不得而知;第二轮,8人预备名单下发到选民小组让选民勾选,汇总后再从中确定一个3人正式候选人名单,这次召开的是选区工作组成员和选举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本着两名候选人完全根据征求意见结果确定,一名候选人应当考虑海淀区选举委员会关于代表结构(性别、政治面貌等)的建议的原则"5进行酝酿,结果是排名第3、4、5的候选人没有进入,排名第6的候选人倒进入了。但要说这是按照性别和政治面貌做的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排名第6的预备人选和排名第3的预备人选,除了同意前者的人数是同意后者的1/3之外,性别和政治面貌又明明没有差别。难道酝酿就是要对较少选民赞同的人选进行照顾?种种匪夷所思之处,不一而足。

 

至于独立候选人,因为竞选宣传是要获钱的,没资金除非你是很名的名人,否则就基本上没机会,谁知道你是谁。这在国外“民主”国家也是一样,没有财团的支持,你就根本不要想,所以这种“民主”实际上是“财主”。

事实上,我国人大的富翁恐怕更多,最近不是刚有人问了嘛?最近还有一份山东人大的名单,您看过吗?还有重庆人大以前还有不少黑社会嘛!

那个,深圳市-长谁,还有那个高铁-部长谁,都是明证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