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巴林再次吸引眼球--中东观察之三 -- 种植园土

共:💬140 🌺540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北非能那么快绿化有特殊原因

之前的连年战争让北非的基督教文化和罗马文化几乎化为废墟,为新兴宗教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引用顾教授的评论:

查士丁尼的再征服,可以看作罗马荣耀和威力的中兴,无疑查士丁尼本人就是这么看的。但它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的,却是彻底的灾难。本来北非在帝国和汪达尔时期,战乱很少,可说是世外桃源。罗马再征服以后,高税收的竭泽而渔政策不断激起变乱,无休止的哗变和平叛,加上摩尔人又出来趁火打劫,后来据说 “你可以在北非大地一口气走上一天,而碰不到一个活人” 。罗马也是一样,鼎盛时期人口1百20万的罗马(有的书说1百50万),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城里居民为了糊口,在大理石圣殿里种上了麦子。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北非,东线,西班牙,意大利,都已经虚弱不堪,难怪仅仅20年后,伦巴德人征服意大利,仅仅70年后,阿拉伯帝国兴起,征服中东北非西班牙会如此轻而易举。

游牧民族从原先的被奴役地位一下子成为主体,他们的伊斯兰化也就决定了北非的绿色。波斯的伊斯兰化仅仅是表象,波斯的独立倾向在整个倭马亚王朝时期都是相当强烈的,尽管倭马亚王朝大开杀戒都没能阻止最后被以波斯人为主体的的阿拔斯王朝取代,阿拔斯王朝中期为了消除波斯的影响引入了突厥奴隶,最后成为他们的傀儡。拜火教失败和它自身宗教的严苛繁琐,仅仅控制在少数祭司手中有很大关系,但更广泛的佛教抵抗要强烈的多。

西班牙的沦陷也在于其内部矛盾极为尖锐:

这个似乎是史无前例的胜利,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不难从前面粗略的叙述中看出来。首先是民族之间的鸿沟还没有消除,因为五世纪初叶,作为条顿族的野蛮人进入西班牙的西哥特人和西班牙-罗马的居民之间,隔阂很深。哥特人经过长期的奋斗,才取代了先来的斯威维人和凡达尔人的地位,这些人原来也是入侵的日耳曼游牧民群。西哥特人是以独裁者,而且常常是以专制君主的身分,统治这个半岛的。他们是阿里乌斯派的基督教徒,直到587年,他们当中才有一个名叫列卡德的,接受了土著所信奉的罗马天主教。作为罗马天主教徒,土著怨恨异端派的哥特人的统治。土著中包括大批的农奴和奴隶阶级,他们对于自己难以忍受的命运,当然是不满意的。这个被奴役的阶级,对于侵略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与侵略者合作,这是毫不足奇的。我们还应该提及居民中的犹太成分,哥特族的国王,对他们进行积极的迫害,使他们与人民群众互相疏远。当局一再力图强迫他们改奉基督教,612年国王曾下令叫全体犹太教徒到教堂去受洗,违令者驱逐出境,并没收全部财产。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穆斯林的入侵者在西班牙境内进军之际,会把几个新征服的城市委托犹太教徒代为管理。

这些被压迫者对伊斯兰教自然比对基督教更有好感,但即使这样在白衣大食的统治早期,还是有不少基督徒主动殉教,给穆斯林统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