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却说尼克松以美国的超强军力为后盾,以保护中东独裁酋长国诸位酋长之位子“传之子孙,二世三世乃至于至于千秋万世”为代价,购买了中东手握石油的酋长国一项承诺——石油交易仅仅以美元作为交易货币。接着,以此为锚or定海神针or基石or随便你说什么,美元找到了新的支撑物,从而稳住了其作为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之主要交易手段、主要储备货币、避险工具(之一)的地位。于是,瓜子此前提到的美元信用急剧下滑的趋势,就此开始急刹车。
经此一役,美元的锚定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此前,美元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通用货币,其锚定物乃是黄金,而此时,尼克松将其改作了石油。嗯,没错,所有的新闻报道和教科书上都是这么说的,而一些持“阴谋论”论调的揭秘者们也是这样告诉大家的。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
我们将时钟拨回二战刚刚结束的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各国所以接受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黄金美元体制,乃是基于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美国握有全球黄金总量的一大半(一般的资料说是2/3),而所以美国人握有这么多黄金,乃是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就是说,美国人具有经济全球首屈一指的巨大产能、美国经济全球首屈一指的强大实力。
所以,此前美元锚定黄金之时,黄金仅仅是一个外在表象而已;同样的,所谓的“美元锚定石油,从此石油成为美元的支撑”的说法,也仅仅是个表象而已。
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细细推究下去,其中另有玄机。
正如瓜子反复强调的,美元可以锚定于石油之上,乃是由于中东酋长国购买了一项特殊而又独一无二的服务——美军和美国的保护,而后者,又是建立在美国霸权之上。这个却非常好理解,只有全球独步的实力,才能让那些愚蠢但是又没有蠢到家的酋长们相信自己的确被保护了、地位稳固而不受挑战了。然会,那些酋长们才会有动力按照双方既定合同办事。
故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美元的锚定物,通过石油,转了一个圈,而最终、且实际上,是建立在了美国霸权之上。
美国经济在1970年代,的确失去了全球独步的地位,不再是独孤求败,然而,美国的涵盖了军事、经济、政治、全球贸易体系等等方面的全面霸权却是实实在在的。
而其经济上的挑战者——欧洲和日本——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它们只有经济拿得出手;同样,1970年代前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另外两家——苏联和中国,也不具备这点,甚至,中苏两国只有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拿得出手。换言之,1970年代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全面挑战美国的对手,并未出现。
于是,巴黎那位擦鞋工鄙弃美元的故事,并未如星星之火进而展开燎原之势,最终发展为雪崩一般不可收拾的局面——美元的信用经历了急剧但是短暂的下滑之后,逐渐稳住了。
如此看来,事情其实非常简单。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事情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背景。当我们仔细翻检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美国人非常善于转型。
当任何一个国家之实力达到了1946年美国的水平之时,任何人都会感慨:下一步国家还能如何发展呢?再强还能强到哪一步呢?瓜子猜想,若是俄罗斯人,他们就会到处抢占土地,一如他们五百年来的所作所为;若是旧时的中国人,恐怕就会重建当年所谓的“封贡体系”,以天朝大国而自我陶醉了;若是**人,则会大喊大叫,火星也是我们的云云了……然而,身当其事的美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二战刚刚结束之时,美国人并非满足于经济实力全球超强(所谓“超强”二字背后的数字,瓜子在此前已经列出,忘记的同学可以回头复习^_^)这一暂时的荣耀而就此止步不前,而是更加“进取”。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那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美国人当日的经济优势,被当做立足点,用于建立全球一统的美利坚经济帝国:二战后期,美国人连哄带骗,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为幌子,将美元扶上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交易货币”的宝座。
这点实现之后,全球各国经济运行,即围绕着美国而运行,而美国经济则变成了全球经济之核心——只要你参与国际贸易和交换,就避免不了这一点,除非你采取“易货易货”这种原始而低效率的交易方式。
所以如此,乃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推断,任何国家、任何一个经济体、乃至于这整个世界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是一个在各个行业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而这个资源配置的实现,乃是籍由货币完成的。
于是我们很容易地理解这样一个事实:资源配置多的行业和部门,其发展就会快(钱多了,自然发展快);资源配置少的,发展慢,甚至于停滞和倒退(没钱不办事,古今通例,哈哈!)。
而世界越过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时代,进入现代经济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办一切,任何国家都需要进口商品和服务,用瓜子少年时候在政治课上反复背诵乃至于滚瓜烂熟的话来讲,就是:“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赶上和超过其他先进国家的水平。”所以,国际贸易对于当今世界各国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其亲美还是反美,无论其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还是酋长制的封建主义,它参与国际贸易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交易媒介和国际通用的货币——美元的问题。
换言之,美元即是国际贸易这个大市场的敲门砖,也是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证明。因此,拥有美元,才能敲开国际贸易这个大市场的门,才能参与国际贸易,才可能获得本国发展必需的商品和服务;而拥有多少美元,就意味着该国能够从国际上获得多少本国必需的商品和服务。
于是,我们很容易理解瓜子此前所说的一个事实——美国人在2001年之后,将大量的美元(万亿规模)流水价发出去,而这手纸一般滥发的美元则被各国抢回去,珍而重之地藏在央行里,当宝贝一般锁起来——其根源就在于此。
反过来,我们很容易推想到,这个世界,有两种情况是最悲惨的:
第一,不管有没有美元,都被强行隔绝于国际贸易之外。
这一类倒霉蛋的代表者,就是朝鲜。这意味着该国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而需要的东西买不进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朝鲜百业凋敝,国民经济基本陷入停滞之中。若非靠着中国这个美国人也要让三分的壮汉,它早就崩溃了——当然,它与唯一的对象中国做生意的代价,就是廉价供应初级产品。然而,这是符合基本经济规律的,因为这是“买方市场”(买家有限,而卖家商品众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卖家愁卖、而买家不发愁买”,于是商品价格自然会下跌)。
若我们回想1972年前,也就是中国打破美国封锁而突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的情形,就会明白,当日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号的朝鲜。当日北京长安街上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即是中国被切断石油进口途径而本国石油又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后果(其时,大庆油田尚未建成)。
第二,压根就没有美元。
这类悲剧中,最悲惨的,还是要数那些债主盈门,急需美元还债的时候,却发现手里的美元花光了。
这类倒霉蛋中,典型代表,就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的四小龙、四小虎。如瓜子此前提到的,四小龙中的韩国,面临着数百亿美元的到期外债,手里美元储备却已经枯竭,此时真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沦落到这个时候,无论是小龙还是小虎,都只能变成小蛇和病猫,其唯一的选择,就是乖乖跪在地上,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我们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全球贸易对于当今世界的各国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或者,我们往小了说,也是关系到本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发展快还是慢、发展还是倒退的大事。而作为全球贸易的敲门砖和信用凭证的美元,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了。
然而,就是这么重要的美元,却是按照美国的国家利益需要,几乎零成本地从美国印钞机上流淌下来的——瓜子已经提到,印刷一张美元纸币,无论其面值为1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乃至于100美元,成本都是不到4美分——且这一过程,完全是基于美联储这一美国机构的决议。
于是,我们很容易地理解这样一个事实:美联储的决策,决定了世界贸易市场上美元的供应,而后者,又决定了世界各国的贸易情况。
这,就是瓜子所说的“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经济,就变成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运行核心”。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围绕着美国经济运行的“全球各国”,包括了所有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运行体制的国家,自然也包括了美国人的死对头——苏联集团在内。苏联人卖出石油,换回所需的粮食、工业机器等等,都需要用美元,而只要用美元,就是在围绕着美国经济而运转,或者说得更加难听一点,就是在支持美国经济,乃至于支持美国国家信用。
比如瓜子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苏联某一年粮食歉收而缺粮,此时,其进口大批粮食的对象,也就是美国。策划行动的苏联人充分采用了战略欺骗的手段,从而低价从美国购得了大批粮食,顺利渡过了难关。而这种把戏,美国人竟然连续两次上当云云。
然而,瓜子以自己的思路来看,无论这种精彩的“战术动作”苏联人可以成功地玩多少次,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苏联人要使用美国根据自己利益印刷的美元,按照美国人制定的规则进行贸易。主客之势,非常清楚,而这点也让瓜子想起了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战术和策略都是浮云。
而只要维持这一体制(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美元核心地位),则无论任何国家,只要参与国际贸易,只要参与国际经济运行,就是在或多或少地、间接或者直接地支持美国国家信用/美元。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稍稍停顿一下,梳理一下二十年来整个国际形势的巨大动荡,尤其是当我们反思美苏争霸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得到这样一个对比:
苏联经济体系,其最盛之时,包括了其东欧卫星国,再加上与其三心二意的中国在内,也没有超过全球土地面积的1/4,人口的1/3,而至于其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更是绝对劣势。
而美国经营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包括了苏联体系之外的全球绝大部分土地、人口和经济总量。
此外,苏联集团、以及中国、印度这些较为独立于美国主导的经济贸易体系之外的国家在内,其所有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为,都回避不了美元交易这一事实。而间接或者直接使用美元,即是在参与和支持美国主导的经济贸易体系——自然,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所谓的“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先开始叫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后来又叫做世界贸易组织(WTO)。
所以,事实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这样总结,那个“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从一开始,即包括了整个世界的每个国家,苏联如此,号称走第三条道路的印度如此,自然,中国也是如此。而这些国家所有的国际经济贸易行为,都或多或少地支持了这个体系。
说到这里,事情已经非常明显:苏联集团与美国集团之间对比起来,双方力量之悬殊,可谓云泥之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两家争霸的过程中,苏联集团始终出于下风,甚至于在短暂的辉煌后迅速崩溃,在“历史老人”看来,自然不应该出于其意料之外。
只是,在1970年代前后,这美元本位的体制碰到了巨大的风浪。每个人都在质疑美元信用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幸灾乐祸地观望着美国经济和美国霸权螺旋式下降乃至崩溃的时候,却不曾料到,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事实上,只要换个“锚定物”就行了。而且,正如我们都看到的,美国人做到了这一点。
很显然,美国人给美元找的新的“锚定物”非常有力、非常牢靠也非常稳固。
诚然,1970年代前后,美国经济不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占有全球财富的50%,或者占有全球黄金储备的2/3等等。然而,此时,全球霸权仍然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尤其是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主导权在其手中。我们可以推想,当尼克松先生变成了尼克松总统之时,他为美元找到的新的“锚定物”,就是这个“主导权”。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对于美国来说,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乃是重中之重。
所以如此,乃是因为美元霸权地位将会决定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有了这个核心地位,则美国即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主导者的优势地位,主动出击,主导整个世界经济乃至于整个世界。
第二,为了达成“第一”的目标,只须不时做出调整即可。而我们在1970年代看到的“调整”,则是美国人将美元的锚定物,由“美国经济”转换为“美国霸权”。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信哉斯言!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元信用再一次受到严重挑战,这一次,美国人是否能够重现四十年前的成功“调整”?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来凑西瓜兄的热闹 15 燃烧的河床 字2845 2011-02-12 19:17:57
🙂过人之人,总有过人的经历 踏翅 字50 2011-02-12 10:04:48
🙂老兄见笑啦…… 1 西瓜子 字72 2011-02-12 10:36:33
🙂十三(二十三)、美元信用模式转型的背后
🙂苏联亡国就亡国在粮食上面 范进中举 字34 2012-06-19 00:03:28
🙂你要能找到数据就好了 1 Levelworm 字110 2012-06-20 21:04:58
🙂有的,很要查的 1 范进中举 字34 2012-06-20 21:44:01
🙂期待 1 西瓜子 字4 2012-06-19 03: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