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灵渠乱弹征服南越 -- 萨苏

共:💬15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我国学者质疑南京猿人“西方血统”假说

我国学者质疑南京猿人“西方血统”假说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 13:36 科学网

  权威专家披露:“南京猿人”初步确认有西方血统

  去年年初,国内多家媒体相继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宣称南京猿人具有“西方血统”,原因是南京猿人具有高高耸起的鼻梁,很像“欧洲人”,因此判断南京猿人可能与“西方人”有杂交过程,进行过基因交流。如果这种假说成立,将为现代人的起源研究提供翔实的化石资料,对于古人类的演化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对南京猿人研究的逐渐深入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新浪搜索联盟 不一样

让眼镜成为历史 户外用品全场1元拍

,我国学者最近提出,南京猿人“西方血统”假说缺乏可靠证据。那么南京猿人到底是不是“混血儿”?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银运。

  南京猿人

  “50万到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不可能拥有西方血统”。这是张银运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等,将南京猿人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进行对比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张银运向记者介绍,1993年3月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内发现了两具猿人头骨化石。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其中在葫芦洞南面小洞内发现的南京猿人一号头骨为一成年女性,距今约50万年,该化石保存较好,除了头盖骨外,还有很难保存的眼眶骨、鼻骨、颧骨和部分上颌骨。南京猿人二号为一男性,此头骨具有猿人和智人共有的一些特征。专家认为,南京猿人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类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南京猿人一号头骨虽然与“北京猿人”相近,但也有一些差别,如鼻梁较高,上颌额突有丘状膨隆,而这些特征与欧洲人较为接近。

  然而尽管南京猿人拥有高耸的鼻梁,但这是否就能证明南京猿人具有“西方血统”呢?学术界对于欧洲人类的基因流入中国的时间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张银运告诉记者,南京猿人生活在大约50万至30万年前,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交通十分不便,“中西”相隔千山万水,“欧亚”两洲人类之间的“婚配”绝非易事。曾有专家指出,西方人群向亚洲大陆运动,他们的基因最可能通过西伯利亚地区流向中国北方,而最有可能流入西方基因的地区则是紧邻中亚的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但是,根据有关的古代人骨的研究资料,尚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证明具有欧洲人种形态特征的古代人群越过了贝加尔湖地区走向远东地区。根据中国的人类学资料,在秦汉以前的中国西北地区,具有欧洲人种形态的人群向东扩展的地理界限大致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之间。在黄河流域的古代人骨中也没有发现西方人群大规模向东迁移的人类学和考古学证据。由此看来,无论从地理位置或时代因素上考虑,数十万年前的南京猿人似乎都不可能具有西方血统。张银运表示,很难想像,当时的南京地区会出现东西方人群之间的“混血”现象。因此,南京猿人的“西方血统”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高耸的鼻梁

  现代人类鼻梁的高低,即鼻梁的外突程度,通常被作为判断种族的依据之一。黄色人种的鼻梁一般要比白色人种低。现代人类中的种族混杂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因此在非高鼻梁的人群中出现具有高鼻梁特征的成员,常被视为可能有种族混杂现象存在。不少人类学家认为在中国的猿人化石材料上已经表现出黄色人种的若干形态特征,南京猿人亦然。这就意味着,这些猿人和现代黄色人种的人群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祖裔关系。那么,南京猿人的高鼻梁是否真的提示我们,早在50万年前,黄色人种的祖辈就已经与西方人类“混血”了呢?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研究人员对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对比。张银运告诉记者,如果从南京猿人一号头骨的右侧向中矢面平视,则可看出鼻梁轮廓线呈一近似“S”形的弯曲,即所谓的“S”形曲线。现有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约20万年至180万年前,非洲尚未有高鼻梁远古人类存在的化石证据,也未发现鼻梁侧面轮廓呈真正的“S”形曲线的古人类化石;而在距今20万年前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欧洲尚无可靠的化石证据证明有高耸鼻梁的远古人类存在。鼻梁侧面轮廓线呈真正的“S”形曲线的欧洲最早记录,当属西班牙的Atapuerca头骨,但其年代晚于南京猿人一号头骨。张银运指出,在南京猿人生存的年代,西方还没有出现鼻梁高耸的人类。所以,南京猿人的高耸鼻梁不可能是与西方人“混血”的结果。

  张银运同时指出,在中国湖北郧县发现的一具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就显现出高耸的鼻梁。在河北涞水发现的一具头骨也具有高耸的鼻梁,但其年代较晚,距今约6万年。在3000多年前的殷墟人类头骨中,也发现了高鼻梁的个体。可见,高鼻梁的古人类在中国远古时代和上古时代都曾出现,从郧县古人类到南京猿人,再到涞水古人类,以至殷墟时代的人类,高鼻梁的“中国人”源远流长,延续的年代相当久远。同时,在具有典型的“S”形弯曲鼻梁侧面轮廓线这一特征的人类化石中,南京猿人是年代最古老的。因此,也不能将此特征作为南京猿人的“混血”证据。

  适应环境的结果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在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是不应该具有高鼻梁特征的,由于这些古人类是包括现代中国绝大多数人群在内的黄色人种的远祖,所以应该理所当然地具有黄色人种的“非高鼻梁”特征。那么,包括南京猿人在内的某些古人类为何会演化出高鼻梁呢?张银运告诉记者,东方远古人类的高耸鼻梁不一定反映了与西方远古人类的“混血”,而有可能反映了各自都有过适应某种气候或环境的历史。

  人类远祖的鼻梁最初并不高,是在后来的世代中逐渐增高的。人鼻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对吸入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二是从呼出的气体中截留水分。鼻梁高耸,意味着鼻腔的扩大,有利于对吸入空气的增温和增湿,是对寒冷和干燥气候的适应。为使肺维持正常的机能,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的空气必须保持在100%的相对湿度和相当于躯体中心部位的温度,或非常接近于这样的湿度和温度。维持这样湿度的水分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大气,二是来自鼻咽膜。这两个来源在分量上的比例是与气候条件有关的。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中,到达肺部的水分约有0.43升来自大气,约有0.14升来自鼻咽膜。在炎热而干燥的气候中,供给肺部的水分约只有0.15升来自大气,而约有0.41升来自鼻咽膜。鼻梁较高,有较大的鼻腔,除有利于对吸入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外,也有利于从呼出的气体中凝集水分。这就使鼻梁较高的远古人类能够适应干旱环境中的生活,并能进行较为持久的日间活动。

  张银运认为,从人鼻的功能来看,远古人类高鼻梁的形成是与适应寒冷或干旱环境有关,是经过许多世代才形成的。由此可见,高耸的鼻梁可能类似于同功特征;具有这一形态特征的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不一定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可以是血缘上不相近,但在各自谱系上都有过对某种气候的适应历史。

  张银运最后指出,虽然南京猿人具有高耸的鼻梁,然而就目前所知的化石证据而言,尚不能证明南京猿人一定具有“西方血统”。(本报记者 赵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