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笔记】滞胀的年代(上) -- wqnsihs

共:💬1231 🌺7402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这篇文章自相矛盾

你在前面说

其实美国滞胀主要元凶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弗里德曼就不相信有成本型通胀的存在:通胀每时每刻每处都是一个货币现象,仅靠价格的上涨,而没有货币供应量的放大,是不可能导致通胀的。

后面又说

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力,正面临着大调整: 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由于质量、成本和效率均缺乏竞争力(类似我们90年代中期东北大型国有制造业的处境)。

你到底认为是工业缺乏竞争力导致的滞涨呢还是因为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你的这样的矛盾的观点其实就体现了中国现在经济学界的大杂烩的特点,不管外面的观点有多少矛盾,统统引进来,而不自己进行分析

其实你引用的第一段正是弗里德曼们用来忽悠外国人的观点,什么没有货币的扩大就没有通货膨胀?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的前期把货币总量管得非常的死,没有通货膨胀吗?

对美国滞涨的原因的分析决定了我们面临类似问题时采取的步骤

如果认为美国的滞涨的根源在于扩张性货币政策,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紧缩政策

如果认为美国的滞涨的根源在于企业的竞争力的下降,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办法提高企业竞争力

实际上,我可以举一个造船业的例子,因为我曾经在造船厂呆过一段时间,对造船业的管理还是有所了解的。

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力的下降的根源在于美国的生产模式相对于异军突起的日本造船模式在生产效率上有巨大的差距(类似于汽车业一样),对于美国的造船业的竞争力的弱化,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即给予造船厂大量的补贴,甚至补贴金达到了船价的一半,这样的补贴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造船产量的提高,但是最终美国政府发现美国的造船厂的生产效率并没有提高,最后他们停止了对美国造船厂的大量的补贴,而是以大量的军舰订单来维持美国造船厂的生产设备的运转(当然还有在上世纪初就制定的琼斯法案来避免在美国内河运营的船只的订单外流)

从美国政府对造船厂的补贴来看,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凯恩斯主义会失效,原因在于政府的投入没有能够产生足够大的乘数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于政府的一份投入能够引发企业界的更大的投入,这样的投入比形成的一个乘数效应使得政府的投入实际上起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问题在于美国造船界的补贴说明,该乘数小于1

如果用一句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美国造船业是烂泥巴扶不上墙

美国造船业要实现振兴的话,就必须像韩国造船业、中国造船业那样彻底的树立学习日本造船模式的目标,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模式

同样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现在的问题在于该以谁为榜样?

如果考虑到日本政府以及韩国政府中国台湾政府(后者是借鉴了日本经验)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日本业界的领导者诸如三井三菱诸如韩国的现代、大宇等等产业集团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那么中国要实行产业升级应该怎么做呢?

1,要像日韩台政府那样进行详细的规划,充分考虑到业界本身的状况,并且更多的是以现有的企业集团为对象,督促该企业集团实行勇敢的产业升级(而不是新设立一个企业,毕竟新企业对业界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在产业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避免重复建设

2,充分发挥领先的产业集团的组织协调功能,达成企业融资(与金融企业的协调),销售(与零售商的协调)等方面的协调,让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最顺利的实现产业的飞跃

现在的中国政府根据我的看法是

1,在制定产业目标的时候过于空泛

还是举我了解的中国造船业来说,我了解到上级部门对属下的造船厂的管理是这样的---制定一个产量指标,就OK了

如果我们看日本政府的一些动作的话,我们知道日本政府可不仅是给出一个指标这么简单,他们会详细的分析产业的新技术,从而为企业掌握该新技术提供足够的帮助

如果中国的造船管理部门对造船厂提出更细致的指标---船台周期,码头周期分别缩短多少,质量指标,焊缝合格率多少多少,成本指标,钢材利用率达到多少等等,那么显然能够对造船厂起到更大的督促作用

2,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功能,而更热衷于建设新项目,从而导致重复建设

推进企业之间的战略联合,避免企业之间的自相残杀,政府也是应该要着力去做的,比如政府可以提倡企业进行股票互换,政府督促零售商、金融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更密切的配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