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唱和萨苏兄的新近作品,共计十一篇 -- 春秋的老胡

共:💬247 🌺2771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进行这样的人身攻击之前,好好看看史料,我这无一段无出处

之前就建议你莫百度来讨论历史,好好看看史料:

实际上,黄桥战斗前,韩德勤麾下是非嫡系的杂牌,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给你明确史料前,先说说关于这一句“你胡说也要有道吧?”是无端的人身攻击。

已告诉你这是陈毅的话语,你不信认为是胡说。那就烦请看一看陈毅《论军事建设——在华中局扩大会上的军事建设报告(1942年2月)》:

“…拿韩德勤来讲,部队完全是在敌后收编游击队组织起来的。韩德勤本来是二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当徐州沦陷以后,他只带着一个特务营把苏北的游击队一下收编成立八十九军,十个保安旅,部队里很多地方人,顽固教育是不深刻的……”

你尽可以怀疑陈毅当时给华中局的军事报告。那你可以跟台儿庄战役主将李宗仁说一句:“你胡说也要有道吧?”

《李宗仁回忆录 (下册)》528页:

“当沪上溃败,南京告急之时,我徐州司令长官部已组织就绪,只待我亲往坐镇。不过此时我五战区所直辖的部队却少得可怜。部队番号和驻地大略如下……”

“第八十九军韩德勤,辖三三(韩德勤兼)和一一七(李守维)两师。韩部为江苏省保安队改编,原非正规军,故战斗力很差。”

李宗仁还评价了于学忠部,评价可是比韩德勤部略高:

“第五十一军于学忠,辖一一三(周光熊)和一一四(牟中珩)两师,驻在青岛。于部原为东北军,尚可作战,然算不得是劲旅”。

李宗仁一一介绍五战区直辖的这几个军后,又有这么一段话明确指出各军都是杂牌部队(529页):

所以当时第五战区内可用的兵力尚不足七个军。而且这些部队均久被中央列为“杂牌部队”,蓄意加以淘汰之不暇,更谈不到粮饷和械弹的补充了。因此,这些军队的兵额都不足,训练和土气也非上乘。和当时在上海作战的部队相比拟,这些部队实在是三四等的货色。

唯在抗日战争以前,因内战频繁,各级干部的战阵经验极为丰富,若在上者能推心置腹,一视同仁,并晓以国家民族的大义和军人应尽的天职,必能激发良知,服从命令,效命疆场。

不过我们的最高统帅蒋先生的一贯作风,却是假全国一致团结、共赴国难的美名,企图将这些非他嫡系的杂牌军悉数消灭。所以这些被视为杂牌军的将领,一面激于民族争生存的义愤,都想和日军一拼;一面却顾虑部队作战损失之后,不仅得不到中央器械兵员的补充,恐还要被申斥作战不力,甚或撤职查办,并将其部队番号撤销,成为光杆一根,即无以谋生,因此都怀着沉重惶惑的心情。”

可见,韩德勤部是非嫡系,也就是位列于蒋介石“蓄意加以淘汰之不暇”的杂牌而已。

这是有陈毅的报告和李宗仁回忆这二份权威史料,作为明确的史料证据的。

若是依旧不同意,烦请也给出权威的史料!

而阁下篡改史料企图浑水摸鱼,又根本不管史料的明确记载,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行径可以用“恶劣”形容吧?

已就给出明确史料出处,也烦请处理你的人身攻击。

手里另有几分史料,有一份史料说一分话,那就多说几句吧

韩德勤本人更谈不上什么嫡系。

告诉你这个52师是怎么改编的:

韩德勤“1929年4月,改任本师(第三师)新编第三旅旅长。1929年11月8日,新编第三旅奉命与该师独立第四旅合并成第52师,他任该师副师长,次年升任该师师长。”

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看看国军的序列。52师是在蔡廷锴的麾下。

当个52师师长就是嫡系,他的上司蔡廷锴也是?

52师是陈诚眼中的不能战之部队,陈诚家书曾写道:“闻韩德勤刻不知下落,不能战之部队殊误事也。”

就韩德勤这样履历的,也可以是嫡系,那岂不到处都是嫡系?

接着往早先追溯,韩德勤到广州曾是第一军为师长谭曙卿的手下,那这个谭曙卿也是嫡系?这个谭曙卿倒曾是许崇智的嫡系。

可见,关于韩德勤“蒋介石嫡系”的说法,都是根本就不知道韩德勤的履历,也不知道他麾下部队的前身。

下面解决这个讨论:

1、韩德勤和沈鸿烈那个更亲近蒋介石?

沈鸿烈不是地方势力,他是有蒋介石的信任的。

“1937年1月,蒋介石电召沈鸿烈赴浙江奉化谒见……从此,沈鸿烈即完全倒向蒋介石,成为蒋介石应付日本人和监视韩复榘的得力干将。而沈鸿烈回青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蒋介石调派税警团入驻青岛。”

沈鸿烈在抗战后担任浙江省主席,这就是是蒋介石的家乡,可以做到这个位置充分显示蒋介石的信任。

而李宗仁明确指出韩德勤是非嫡系的杂牌,也没见蒋介石跟韩德勤有什么类似沈鸿烈这样信任的表示。

那么,沈鸿烈和韩德勤哪个被打击,更让蒋介石重视?

2、从被打击的军队角度考虑

沈鸿烈怎么会没有队伍?他手下带着从撤出青岛的二千海军陆战队,这是实打实的正规军。这支部队台儿庄战役参战,于胶济路潍县、临沂间部署。

沈鸿烈麾下还有2个大队的青岛市保安队,又新组建了教导第一、二团。这至少不逊于游杂武装。

而根据具体的史料,韩德勤的部队就只是各种游杂武装。

这样一比较,岂不是沈鸿烈更被重视?

也就是说你的几个回帖都被史料驳斥。

讨论好在以上史料的问题,顺带好好说说语文的问题,烦请阁下可以把下面这段都看完——

最近十八集团军徐向前部,于八月十一日,分头向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进攻,沈主席以遵令避免冲突后撤,十四日,徐部遂陷鲁村,又复继续进攻鲁省府及所属部队,损失甚大,经统帅部严令撤退,并令于总司令学忠查报,据于总司令歌电复称,查徐向前部于十四日攻占鲁村,本部一再电徐制止撒出鲁村,徐当即复电愿遵令办理,但并未实行,迨新博一带之敌进犯鲁村,徐部乃于十八日不战而退,该地遂于十八日晨被敌占领,二十二日敌退,徐部复入鲁村,至二十三日始撤去等语,此外,苏北方面,新四军陈毅管文蔚等部……

若是主要指责苏北方面,怎么也不会把苏北方面的战事用“此外”一词引领的。

用“此外”这个词语,即“除此之外,还有”,表示不仅包括上面说的内容,还有“此外”后面的内容。那用到“此外”这个词语,怎么会作为后面内容的“苏北方面”,是被主要指责的?

你可以不用查史料就说“你胡说也要有道吧”、可以指责别人是“色厉内荏”。

但每一段都有史料出处,讨论的原则也就是这句:有一份史料说一分话。

最后还是前面的回帖的这个问题,你没有回应就继续提示:

你的话“其余都是什么石友三鹿钟麟阎锡山之类的地方势力。”

阁下的这段中,皓电大段提到的沈鸿烈在哪?

你不会没看到皓电有一大段是铺陈沈鸿烈的政府驻地鲁村一带的摩擦——你却直接把皓电有大段篇幅的沈鸿烈,百分百都略掉,这不是篡改?

篡改史料而进行讨论,这是什么行径?

这样的行径之下,无法进行讨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