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唱和萨苏兄的新近作品,共计十一篇 -- 春秋的老胡

共:💬247 🌺2771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追本溯源,看看你是怎么使争论直接陷入口水

炮兵团的炮主要就是晋造山炮,那是日本41式山炮的仿制品,连炮管都是进口日本材料。

就可以得出晋造山炮和日制的威力一致的结论?

普及军事常识还是用史料吧,靠百度是无法找到——太原兵工厂生产炮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三)》的 《杨继曾视察太原兵工厂情形给何应钦报告》(一九三六年九月一日)是国民政府的考察报告,权威性最强的。

报告中,“一、炮厂”、“二、炮弹厂”分别有很详尽的记载,你可以看看太原兵工厂“窘”到什么地步(你若是查不到,可以贴出给你),这样的兵工厂不正规到可怕的地步,生产的炮的威力根本靠不住,和日制炮怎么比?

脱离史料随口就说,不是讨论历史应有态度吧。烦请阁下后面有这样想当然的情况给指出,可以认账或继续讨论,而不是直接转移阵地。

1943年生产是炮弹800发,这个和讨论问题有关?

讨论的是炮兵团到延安那年的炮弹缺乏情况,1941年前的那个时期炮弹缺乏是导致炮兵团在敌后发挥不了作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和讨论问题无关的,放再多也没有论证的价值。

1941年2月下令炮兵团回延安的。2个月后,兵工厂才“终于炼出了可以进行切削加工有一定韧性的生铁铸件”,进而才可以大批生产掷弹筒的炮弹和迫击炮的炮弹,生产山炮弹则是更迟的事情。

那么,1941年2月,哪有生产的山炮弹提供给炮兵团?

刘鼎的回忆录:

“方炉、坩埚炼出的铁是白口铁,这种铁性脆又硬,不能切削加工,无法用来制造炮弹,因为炮弹铸造成型后,要车弹口、弹带和尾部,要求表面车光,尺寸精确,两端还要挑出螺纹、丝扣,以便安装引信和尾翅。如何把白口铁变成可切削加工的半成品、铸造成炮弹壳呢?这是解决炮弹生产间题必须首先突破的技术难关。我们在柳沟铁厂成立了试验小组,派陆达同志去指导。试验小组根据工人孙兆熙的建议,和陆达在国外学习的有关原理,反复组织闷火试验,终于炼出了可以进行切削加工有一定韧性的生铁铸件,从而为大批量生产掷弹筒的炮弹毛坯和迫击炮的炮弹毛坯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此,柳沟铁厂铸造的炮弹毛坯源源不断地运往1所、3 所再加工成炮弹,从1941 年4 月起,在太行山上开创了大量生产自制炮弹的历史。”

阁下这样仍是没有用史料说话呀

别的几个方面比如炮的使用和隐蔽……已讨论多次,不赘述。

现在解决一下争论直接陷入口水的问题,这和历史讨论也背道而驰。

烦请看看前面的回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用一个范例看看你是怎么使争论直接陷入口水:

我给的史料:

“把敌人机枪阵地全部摧毁,有力地支援步兵攻占了山头,将敌歼灭。赵章成受到了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表扬。”

你说:

哪有歼灭啊?冈崎大队只是被重创,山头还没攻下来敌人援兵就逼近了。

我指出:

““攻占了山头,将敌歼灭”很明显是说炮击的这有机枪阵地的一个山头”

阁下于是说:

关家垴战斗数得出来的就两山头:关家垴和柳树垴

我给出史料指出:

日军不是单独据守两个孤零零的山顶,(正常的防御也不会这么布阵的,几百人绝不会拥挤在山顶“方圆上百米的平地”),别的山包也有布置。”?

你竟这么说:

当然不是单独据守两个孤零零的山顶

那这个问题这么多争论,何益?

你否认的就是赵章成炮击的日军一块阵地曾被我军夺占。

现在可以意见是一致的,日军是布置有多处阵地,不是只有2个山头。

那某一处阵地被我军炮击后夺占,得以歼灭这个阵地上的日军,就不是有争议的问题。

你看看,这么简单的讨论,不顾前后的发言。

也有这样的佐证

“武亭为了消灭百米内凭借坟丘顽抗的日军,竟然手搬炮筒协助神炮手赵章成摧毁了敌人机枪阵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