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五)-1 -- 本嘉明

共:💬18 🌺30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二十五)-4

(一)

上周末(12月11,12日),BAY街度过了惶恐不安的两天。

BAY街,在多伦多的下城,就是加拿大的花街,北美第二大的金融中心。由于2001后,纽约始终处于恐怖袭击的阴影下,因此BAY街不但代表了加拿大本国金融界的利益,也越来越多地代表了花街的利益。

但BAY街的童鞋们是永不满足,与时俱进的。所以大家主动响应“三个代表”的号召,决心不等不靠,再自说自话代表一下下北京------改革就是撞线,突破了,海子里自然给政策了。

12月里,“中国人民很行”(就是中国的央行)会不会加息,牵动了万里之外,BAY街同志们火热的心。

艰难的两天度过后,新闻联播中传达的北京决定,是不加息,加银行准备金率。

BAY街差点把过年的鞭炮提前放了。周一多伦多TSX股市一开盘,当天小涨了56点,加币对美元,也应声升值。连油价都凑热闹,涨了82美分,到了88.61元。

中国的高通胀,使BAY街一直担心中国加息。一加息,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必放缓。而加拿大以资源和工业品为主的对华出口,刚刚起步,前景不是一般地好,基本上加拿大要“扭亏”,一多半要指着它了。

早几年,加拿大占了个很大的便宜,是很多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不愿意从美国进口,就转向加拿大。所以美国经济刚危机时,一个是加拿大的金融界比较稳健,没有过多参加到美国的次债搏傻游戏中(五大商业银行中,有参与,但比重不大)。二是当时欧洲和中东的经济状况尚可。三是加拿大的资源类出口,如石油和电能,几乎是刚需,即便美国消费得少了,也不可能全停。所以加拿大联邦(中央)和省这两级政府在大举举债中,试图力扭狂澜,就是因为还有现金流进来,还有底气。

但时移势易,一晃几年,美国还是不行;欧洲也很不幸;阿拉伯地区以迪拜危机和沙特阿拉伯大举向美国军购为标志,民用消费品的需求量明显放缓。于是加拿大银民心中的明灯一盏盏熄灭,最后只剩个延安。

基本上,河里朋友们对于中国在97金融风暴里的举动,还不大明白意义。世界在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之前,是“世界陆地文明史”,就是劳动实物多而金融货币少,就地取材多而异地流通少,人类是站在陆地上的,脚踏实地,当时世界各地普遍“重农抑商”。二次工业革命后,金融的力量超过任何实业的总和,从此人类就是浮在“水”上了,纸币金钱之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到了97年,亚洲新兴国家就是一支联合舰队,“日本丸”是当仁不让的旗舰。但美国航母一冲,“日本丸”扯了白旗先逃跑,整个舰队大难临头。因为人是陆地动物,在海上作战,要么全胜,要么全灭,逃不了的。这节骨眼上,“郑和号”主动挂起提督旗:奶奶的大家别吵吵,都听我的,不管大船小船,快炮慢炮,方向洞九洞,一起轰他个娘,打得中光荣,打不中也光荣,就蒜死也要像条汉子嘛。

这一场生死存亡的海战打下来,亚洲舰队惨胜。后来“日本丸”遛遛哒哒还想回来------一再辩解说老美的海豹突击队化装成特搜部,把我的弹药库给点了------也没人待见它了。因为“日本丸”的弹药库虽然给炸飞了一半,但它的炮大,单靠剩下的炮弹也比“郑和号”强太多,关键时刻掉链子,无非是“钢多气少”,木有种嘛。这种生死关头,领教一次就够了。

这场大海战,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加拿大也不例外。能跟“郑和号”编队出海,心里踏实,这已经是“卢瑟”们的心声。加拿大贵为G8的贵族,当然趾高气扬一点,但这几年,也痛并快乐地向现实低头了。

根据加拿大官方的统计,2010年第二季度加拿大的工业开工率为76.9%,三季度上升为78.1%,增长的部分主要在制造业,需求在哪儿,政府也不肯说太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们普遍相信中国因素在其中的份量。现在难熬的周末过去,大家都松了口气,市场当然有所反映。

这件事的要点,并不在于中国应不应该加息,而在于加拿大的民间投资人,主动把中国加息与否,在这几天看做加拿大经济恢复的一个首要影响因素,今后也必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

所以,中国的增长要不要保,利息可不可以加,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大概在2008年底,小本就说过,中国的领导层,必须把全世界看作中国,把中国看作其中的一个省,这样来应对。这不是说称霸世界,而是因为我们擅长“调剂”。

调剂,天然地不那么公平,至少从商品对价角度看是这样。大禹要治理黄河了,一个大族管100里一段,出5000人的劳力;一个小族管30里一段,出1000人。大族当然可以觉得吃亏,那就一拍两散,不理拉倒,大家一起死翘翘。你要生存,单从治河这件事看,大族肯定吃亏了。但治完了水,九州一同,大家一商量,还是成立个联合国吧,各家凑点份子(公共资源),交给谁管?大族,一则人材多,二则信誉好,当初都没占我们便宜,总不能今天反而吃我豆腐?美国能在二战结束时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其实就是主动地参加了一次治河,大家服。

1997年,中国人民币没有贬值,当时就经济论经济,绝对是吃亏了。后来的其他效益,我们就装不知道算了。

2010年12月,“中国人民很行”没有加息,当时就经济论经济,疑是吃亏了。后来的其他效益么,小本是个老实人,还真没看到呢。

(三)

但这个月不加息,纯就经济论经济,中国是不是吃亏了?我看不一定。

谢国忠说要加息;忙总也说要加息;巴西的息口也很高,所以中国还有加的空间。这些真知灼见,通胀的现状,都支持加息。但,美国攻击巴西经济的可能性,远小于攻击中国经济。世界主要经济体,G8也好,G20也好,基本都是超低息时代,中国的息口越升越高,一马当先,无疑越来越危险。

我们已经拿棉花做了例子,中国物价的上升,除了热钱涌入见什么囤什么,原本的需求量太大,正常年景供求就比较紧绷,现在有人稍微动点手脚,供不应求就是铁铁的。但是,大家认真想一想,这不是解放初了,就看看你们家的衣柜,打今儿个起,两年不买衣服,你会不会冻死?推广到全世界,是不是也一样?

但是,政府很犹豫,哪怕为了几百万服装行业的就业机会,也继续鼓励大家SHOPPING。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里,外贸是紧张了,过度投资也引起越来越大的非议;仿佛内需真的扩起来了,就天下太平了。且不说老百姓一旦背上房债,就没啥余粮了,那么,真把房价打下去60%,大家爽了,消费了,内需了,会不会在几年后,引发新的问题?

简单的一句话,中国今天,除了房子外,消费有没有过热?

当然有。因为中国的消费产品,都是简单工业制成品,这种低层次的消费,循环个几圈后,必然过热,也就是边际效应递减。你吃第一个馒头时当然舒服(想想家里第一台电视机),到第八个,还是一样的馒头,咽得下吗?

小本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要不然,早就发明FACEBOOK趁大钱了。我觉得,实在搞不清方向的时候,ZF应该提倡“教育消费”,当然,今天想要社会不那么浮燥,大学生们衣着简朴,揣两馒头去图书馆,实在是太梦游了,人揣两馒头去网吧倒还是可能的------所以小本死皮赖脸在这儿陪大家玩,这些梦话印成一本书,谁会看呢?

加息也好,减息也好,动这些脑筋,只是在争论:简单消费品的生产,要不要踩踩刹车?加息了,这类劳动密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本来就过得苦哈哈,利润两个点,现在索性关厂炒楼吧。不加息,大家继续胡混着,海量地生产,海量地消费(浪费?),都是些简单商品。这么虚胖着,还有个几年?

但不加息,有一条是清楚的,就是有希望把问题捂住,往后推,争取几年拖延期。几年里头,人家出了大问题了,倒了,你就值了。如果几年过去,人家没倒,可能就轮到你一口真气续不上来了。

但这里面,还有个机会。这拖的几年,你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只要非常非常奋力地打出去(就好比躲海啸那样,连滚带爬,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新的市场,新的机会,新的动荡,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从而改变国运。

一目前的情况,要我说,一点不加息,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说的“基本不加息”,是指主观上回避,讨厌加息,尽可能地不加,而用其他手段,起到类似的作用。不开刀,用保守疗法,起到接近开刀的作用。

所以基本不加息(就是万不得已也很小步加),只调一些汇率,拖个几年,一面拖一面奋力挣扎,又指望人家自己路倒,或者打劫别人去了。所有这些机会加在一起,可能仍只有55%成功的可能,但我想已经是最多的概率值了。

通宝推:大井故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