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16) -- 唵啊吽
共:💬2 🌺13
才知道“命令”原来是同义反复。
另一方面,“命”是
人摇铃发号施令
的话,如果这个“人”是别人,那就是被别人操纵命运,如果是“自己”,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在一个事件的演变中,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摇这个铃,往往只能在一个事件结束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片段可供分析,才能知道一些真相。这就是为什么总是事后诸葛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总是事后诸葛亮不行。所以,每个人都会自发地从其他人那里获取知识。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每个人也应该自觉地向其他人传授知识。但是,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人类之间的竞争往往大于合作。有的人“知常容,容乃公”了,但有的人没有,还是搞小动作、大动作。往往,在现实中,后一类人能达到目的,占到便宜。前一类人怎么办呢?只“容”是不行的,被消灭了也不够“容”的,只好“斗”。这个动态过程可能就是社会的常态,而不是静。以前批判老子的学说,总会提到和实际脱节,只能在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里才能实现,这大概也是其中的一方面。
现在再回过头想一想,理解老子,还是要运用其学说中的辩证法精髓。从“动”中悟出“静”,是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然后,有了这个理论,再回来指导实践。所谓“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正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理论本身好坏是一方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是另一方面。
甚至,从“动”中“归根”“悟静”也是一个理论,至少在老子的时代,还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理论。但有的人归到好“根”,悟出好“静”,有的人则相反。但实践会检验出“好”和“坏”,那就是能不能“久”和“殁身不殆”。
读《道德经》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是同一句话,不同的心态下,总是读出不同的意思来,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同理,我想,不同的人来读,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不同的。希望吽兄的导读能给大家一个即使不是完全正确,但至少是正方向的引导。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侃侃而谈道德经(16) 11 唵啊吽 字3472 2010-11-28 09:37:19
🙂由“命”“令”引起的一些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