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痛打沙包的同学们,那块表,你们读懂了吗? -- 泉畔人家
这块表是自然之表,浩瀚星空是表盘,太阳是表针。 用来当表的刻度的(1,2,3,4坐标的),就是28星宿。表针在28星宿中旋转一圈,是26000年。每年冬至日太阳落山的位置(由于无法直接观测,采取了间接方法,这个人间树兄明白,我这外行说的不一定对),就相当于这个表针出现。所要以现代科技观测,每年的冬至日的太阳落日点相对背景28星宿(表盘刻度)之间的微小变化也能发现。
你说的不错,虞喜没有26000和71.53这2个概念,尧典里也没有。但尧典里的记录,相当于告诉所有人,羲和做冬至日观测的时候,这块表的读数是1点(原文是日短,星昴)。 而等几千年后,虞喜如果是按同样的观测方法观测冬至日落日点相对28星宿的位置,虞喜发现,这块表,现在指在接近3点(对应53度)的位置了。
虞喜的53度,是他当时太阳表针在快3点位置,而尧典记录的太阳表针在1点位置,他用3点减去1点得出的角度差。这个不需要虞喜活多少岁,这块表相对于人的生命来说,走的太慢了。
人出生的时候看到这块表是在1点5分的位置(时针),死的时候它只能走到1点6分或者7分,你很难感觉出它的变化。但也正因为如此,虞喜只能根据尧典记录和他当时记录来估价走一度需要多长时间。他认为尧典是写于2700年前的,所以2700/53 =50, 这就是虞喜求出的岁差,而岁差多少年一度,根本不会因为人间的史书就有所变化,到了元朝,郭守敬求出的岁差,就是70年多点了,非常逼近现代测量值了。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只要羲和看表的时候确实是1点,虞喜看表的时候确实是快3点,那么这个53度就确实是小学数学问题。任何一个小学生,拿测角度尺就可以测出这个53度来。他们不需要测1分钟,1秒钟时针走0点几度(对应虞喜活多少岁,看多少次表)。如果小学老师问你,时针指在1点(尧典时代)和指在2点45(虞喜时代)之间的角度差事多少,而你的说法,就是认为如果不知道1分钟,1秒钟时针走多少度,就无法求出这个角度。当然,如果你说这个表多转了几圈,那个单讲逻辑也对,多转一圈,加26000年就行。
这样解释,您明白了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谢谢大家,我终于明白点了。 1 绛珠 字535 2010-10-28 22:45:02
🙂认真读一下人间树的相关主题贴就清楚了 马大善人 字142 2010-10-27 19:06:52
🙂小学数学题 7 海神八尖叉 字614 2010-10-27 09:07:46
🙂说明你还是没看懂这块表
🙂问个问题, 芷蘅 字148 2010-10-28 06:58:17
🙂应该有,竺可桢的论文中反映了 2 泉畔人家 字807 2010-10-28 08: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