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明】重回西西河的心路历程 -- wqnsihs

共:💬778 🌺7299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技术升级、产业升级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

科研,既要有内在积累和动力,又要有外在激励、压力和导向,同时也要有适当的自由度,这样才有利于出成果。科研管理,跟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大不相同。前者,最需要的是有效的激励方式和协调,不能按出产品一样来规范科研行为;而后两者,更多的是制度建设,激励方式是辅助的。

中国过去三十年作为世界工场是成功的,因为这个门槛不高,以原来的相对完善的体系、积累和底子,靠铺摊子、低水平重复就可以扩大产能,形成一个产业的巨无霸。其中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一般靠少数几个科研人员就能拿下来。

高新技术领域依赖于吸收科学发展的前沿成果,实现发明创造和高端的技术整合,同时还需要材料、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配合。这个整合能力,国内只有少数行业有,但也受到基础行业研发水平落后的限制。

技术、产业升级,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单靠国家队在少数几个领域可以,但要全面开花是很难在短期奏效。而要发挥企业、研究院所及个人的能动性。国内对这方面下的本钱不小,政策不可谓不优惠,但成效不大。关键原因,还在于不能给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国内对于高科技人才很重视,重金聘用。吸引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海外学子海归,但也夹杂了一些南郭先生。优秀人才中做基础研究的偏多,而真正对产业升级起关键作用的工艺类人才却因种种原因很难回国。国内吸引人才,过多地看重文章数量。而国外企业中工艺类人才受企业制度限制往往很难发文章。另外,国内做得比较差的是科研环境的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一个科研团队,光有领队的不行,出成果还需要有优秀的团队成员。国内优秀人才不少,但面对高企的房价、微薄的收入,怎么能静下心来搞发明创造?又谈何团队建设。连学术带头人都静不下心来搞科研,更何况底下的人呢。

国内对于技术、产业升级制约最大的是房地产,而不是政治。暴利的房地产是毒瘤。本来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企业有技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和需求。然而,房地产业可以轻松获利,那搞实业的不对投资房地产业趋之若鹜才怪呢,还有心思去搞实业?技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和压力就被无形中化解了。等到房地产泡沫破裂,企业会面临更严峻的局面,到时再后悔就晚了。要政改,踏踏实实改改这个比到处夸夸其谈政改更有效。

对中国目前来讲,要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最重要的是人。对国家来讲,需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不拘一格吸引人才,降低科研的门槛,稳定、激励科研队伍,并不是做不到的事。而且,不能等米下锅。需要多途径出击,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解决产业升级这个迫切的问题。现在是危机时刻,同时也是空前的机遇。再错过这个机会,那就真正麻烦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