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万里风中虎

共:💬137 🌺111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问题更在于人家想用理论达成什么样的实践效果

我在前贴中说的意思就是:休克疗法是人家故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理论骗局,西方人知道这个疗法当中的漏洞在哪里,他们装作不知道而推销给俄罗斯,然后又将相似疗法推广给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

我手边的一本中国博士写的专著(当然大部分也是抄来抄去,该作者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大杂烩,用专著这个词语勉强了)里面就已经说明了,2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已经对经济危机中的流动性枯竭会对经济造成的破坏性有很清晰的认识或者说是共识了

为了慎重起见,我来做一下抄书先生,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西方对经济危机的共识:

凯恩斯主义认为,大危机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内在不稳定引起的总需求不足。如果放任市场经济自行远转,总需求不足是必然的,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但只要国家采取需求管理政策进行干预,尽管经济波动难以彻底消除,但是像1929年这样的大危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大危机的原因。他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中强调了货币因素和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弗里德曼认为,中央银行没有执行好货币政策,以致没有阻止银行的冒险经营和走向破产,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减少,这是30年代大危机的根本原因。货币主义相信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他们认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尤其是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如果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政策以稳定金融体系与货币,为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和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像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宏观金融风险-理论,历史和现实》刘立峰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如果看次贷危机以后西方国家的反应,可以知道西方国家同时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和货币主义的主张---一方面加大公共投资以扩大有效需求甚至包括采取一些措施遏制外国厂商的竞争力(诸如美国对丰田的打压),另一方面,则大量的放出货币,以避免因为危机发生以后的流动性枯竭的问题

所以,西方人提出来的休克疗法,却没有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遭到足够多的质疑,那么还能够有什么解释呢?--那就是那是人家精心布置的一场理论骗局

当然,在西方是有人发出质疑的,比如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的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格利茨先生就对西方经济学的骗局进行了尖锐的揭露---问题在于在压制之下,像斯蒂格利茨一样发出声音来的西方经济学者的数量太少。,从而使得斯蒂格利茨的声音显得是那么的弱小,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通过资本的控制,使资本的声音最大而反资本的声音最弱(不一定要彻底压制反资本的声音)---这样的一种倾斜言论管理策略是西方应用得非常娴熟的--如同其他领域的反资本的声音一样,斯蒂格利茨代表西方经济学界的良心的声音被淹没了,而在基金会的引诱下表现得非常灵活的克鲁格曼们则被资本给包装成了世界经济学的明星

---西方经济学界是会装傻的,否则,难以解释他们为什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那么的惊讶,却一再的为臭名昭著的印度经济唱赞歌---西方经济学界的理论水平绝对能够解释中国奇迹,问题在于他们希望切断中国经济奇迹,所以对奇迹背后的根源他们故意装作不知道,而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人指出另一条道路,这也就是诸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充斥着奇谈怪论的原因

西方人在装傻,中国人该怎么办?---中国的领导人是经过政治锤炼的,他们不容易上当,问题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习惯于依赖西方的知识分子们,如果不自己养成独立的习惯,那么这些知识分子们确实会走向---知识越多越没用因为他们分辨不出哪些是西方骗人的,哪些不是骗人的---因为他们缺乏质疑的勇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